首页 > 武侠修真 > 佛和道 > 万法唯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三界唯心。(1/2)

目录
好书推荐: 美漫之火箭浣熊 盗墓宠妃倾天下 这个道士有点神 原始新纪元 碎尘寰 神级全方位崛起 捡到两种力量 超品武帝 流落武侠世界 开着房车回古代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这是二千三百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对于天地、自然等一系列现象的发问。太古之初,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是谁把太古之初的东西流传下来的?又是谁考证的?人类起源的问题是人类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困扰东西方哲学界的最古老命题。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派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也对现实社会开出了各自的药方。到现代社会,教派林立,主义泛滥,很多人不知所从,更多人依自己的一点知识加想象,对这个问题牵强附会、乱解一通,误人害己。所以正本清源非常重要。

中国古代的哲学,包括古印度的哲学,与西方古代哲学是不一样的。古中印的哲学是实证的,而古西方的哲学是经验的。实证是说他们都是在自己修行境界中证悟的。比如中国的老子庄子、印度的释迦牟尼、六大论师。而西方的哲学家都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比如古希腊哲学家说水是世界的起源。两者都不在一个层面上。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喜欢看道德经、佛经。中国现代青年都是知识分子,喜欢看道德经,《封神演义》,不看佛经。所以大都认为佛教是从阐教分裂出去的。更有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只因为佛教是古印度传过来的,而道教是本土的,所以大肆污蔑佛教,抬高道教。

那么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佛经又是怎样描述世界的起源呢?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印度金刚座菩提树下开悟时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句话是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只是因为妄想执着,迷了本性,颠倒梦想,所以才在这里受罪。就如金子,本来闪闪发亮,只是混了泥沙,成了金矿,所以金光不显。修行就是除去泥沙,恢复纯金。金子是本来就有的,不是修炼出来的。那金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混了泥沙呢?本来是佛,那什么时候开始成众生了呢?

回答是:无始以来。这个泥沙,佛家叫着俱生无明,无始无明,没有开始。从一开始就是金子和泥沙伴生存在。

那么是谁第一个证得如来智慧德相呢?有人说是法华经里的威音王佛。威音王佛证悟之后,把自己证悟的法流传开来,佛法开始兴盛,所以有了无量无际的佛国世界,无边的菩萨罗汉天人。众生佛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华严世界如此广大,而佛性涵盖了一切世界,一切世界都是从佛性中出生的。佛性就如镜子,一切世界都是镜子显现的影像。

我们的佛性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体、相、用。

体大就是讲这个佛性无始无终,不生不灭,本来具足一切功德庄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所以讲体大。

相大就是说佛性约本体而言无形无相,无边无际宛若虚空,但是依缘可成诸法,能依染净缘,具造十法界。一切善恶因果,染净因缘,皆可缘起诸相。所以讲相大。

用大就是讲佛性依缘可成诸法之相,依染缘有染用,依净缘有净用。染用缘起六道轮回之凡夫;净用缘起四界清净之圣人。所以讲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了 目录
新书推荐: 剑宗外门 长生修仙,从画符开始 红尘尸仙 无限神职 穿越者不死于因果 洞玄灵境 凡人:垂钓天道成为五行道祖 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 九龙夺嫡,从稳健皇子开始吃瓜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