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章 色珠仙人(1/2)
纯阳真人这次在天界祸闯得太大,回去怕不好交差,如果能在西牛贺洲留下法脉,那也是大功一件,所以给李昊留下了不少好东西。天衍阁主要传承是太极八卦星象,而最为宝贵的就是纯阳真人仿制天衍阁浑天仪的山寨浑天仪和天易盘。
浑天仪是星象图,天易盘则是测定因果吉凶的宝物。《周易·系辞》中说:“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圣人效法天地,作太极八卦,百姓趋之。先圣留下修行道轨争那一线天机,众人则之。
震旦上古时期就有了天干地支。据《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尚书正义》解释说:“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桡创制的,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隋朝的《五行大义》一书同意了干支是由大挠创制这一观点。天干地支最初的起源,尚无定论,以文物考查的话,近百年来出土的殷墟(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甲骨卜辞中,就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干支记录,而在甲骨文中出现最频繁的字也是干支。
殷商时期出现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和记载数目的文字,称为天干,并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纪年、月、日、时。从发现的商代甲骨文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内容都是与占卜相关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骨卜辞”,但是卜辞并不是甲骨文内容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不多但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种类的与占卜无关的刻辞。比如其中的“干支表”刻辞。“干支表”刻辞,是甲骨文中的一种特殊刻辞,属于表谱刻辞的一种。这种刻辞刻写的是以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的六十个干支名称的干支表,学者们也称之为甲子表。
虽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干支的来历,但我们可以根据现有资料进行推导。《易学原理与大六壬应用》一书解释。夜观星象受时间、位置、气侯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所以人们试图寻找更为简便的方法进行占卜,地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利用起来了。
因为干支是用来计时的,可以把黄道十二宫平面想象成钟表的表盘,以地球为表盘中心,十二宫就是表盘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相当于七个指针,运行在黄道十二宫这个大表盘之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时钟。其中,太阳就是“年”指针,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年的时间。
干支历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形成六十循环的纪元法;十二月建和二十四节气是其基本内容。干支纪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它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但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后者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所以它是有中国特色的阳历。自古迄今,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
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节是定月,就是每个月的开始,也叫月令。比如正月,“节”是立春,大概在阳历二月四日左右,“气”是雨水,大概在二月十九日。
人出生时候的年、月、日、时共八个干支,所以称为八字。从人的八字可以推断这个人的富贵贫贱,运势顺逆。东方人看重“节”,也就是月令,比如正月立春,寅木当令,寅木值班了,号令一切。八字生旺死绝全看月令,所以月令在八字算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月令对于气候变化也有至关重要的表述,比如冬至,太阳在南半球最南边,南回归线。冬至以后阳光渐渐北移,此时一阳初动,阴极阳生,为大地阳生的初始。所以冬至为子月,正如凌晨子时,也是阴极阳生的时辰。
西方人看重“气”,大家看西方人的十二星座,用十二星座来推断人的性格命运。大家仔细看,二月十九日-三月二十日,这个日期属于双鱼座,和“气”的日子是不是差不多?
在藏地也有十二生肖,和汉地十二生肖一样。有人说十二生肖是文成公主传过去的,其实不是。在佛教中也讲十二地支,密宗有十二生肖守护神。从宏观世界而言,佛教对整个世界的成住坏空有着详细的描述。尤其是《时轮金刚》、《俱舍论》所揭示的道理,在天文学中也得到了一一印证。而且,佛教中早已发现的一些简单原理,科学人士绞尽脑汁长期研究之后,才推得出来。就拿天文历算来说,藏传佛教中有非常简单的公式,两三个人在黑板上写写算算,就能把一整年的日历算出来,包括出现几次日食、月食,时间具体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全部都标得清清楚楚,不需要借助任何天文仪器。这种《时轮金刚》的历算方法,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而是很早以前就推广于藏地,对天文地理有非常明确的分析。
据药师仪轨说:
一年十二月,每天十二时辰,由一药叉大将轮值守护,与十二生肖一一对应,佛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者所求皆得。化身十二药叉大将,每一药叉为每一大愿的象征。每位药叉大将有七千药叉为其眷属,则为八万四千之守护神,转一切众生八万四千之烦恼,成八万四千之菩提。只要有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之处,或有人恭敬供养,称念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药叉大将及其眷属,悉皆保护守卫。解脱一切苦难,一切愿望所求皆得,称心如意。
十二药叉大将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座前管理健康大将,凡人今世之身体健康皆由个人所属生肖之大将所管辖,善信依个人生肖所属祈求远离疾病与恶疾,诚心诚意祈祷庇佑健康,脱离苦难。
依佛典所载,这十二神将在昼夜十二个时辰,及四季十二个月份裏,轮流率领眷属守护众生。有趣的是,这十二神将从最後的毘羯罗大将起,到最初的宫毘罗大将为止,其守护众生的时辰,刚好是从子时到亥时的十二地支。而且其形象也都与我国民间流传的十二生肖有关,毘羯罗大将戴鼠冠,招杜罗大将戴牛冠,一直到最初的宫毘罗大将,则是头戴猪冠,其次序与十二生肖完全吻合。由此可知,此药师十二神将,为昼夜十二时之护法神,其头上戴十二支冠,为其标帜。
莲花生大士跟释迦族的色珠仙人学习历法的时候,色珠仙人跟大士谈起过十二生肖。我们也一起来学习:
色珠仙人教导莲花王太子学习因缘历算。首先他介绍整个宇宙天体的运作,并且先从十二支开始学习。
在教授十二生肖的历算法时,色珠仙人教导莲花王大子:“宇宙大地由阴阳的力量和合而成,如果我们以大地为阴性的力量,天为阳性的力量,那么我们可以如此了解,即大地之母由于天神加持的缘故,两者相会、阴阳和合,而开启了混沌时间等宇宙万象。这一切可以十二缘起支来观察,并配合十二支象形动物的体性来了解。而混沌初始无明由鼠年开始,转动了整个时轮;接着行支的大牛具足的形象,以之示现为幻化身,那么这就是所谓的行牛年。
“当阴阳相遇和合,而孕育在未住母胎之前,这就是一如在虎般的意识,识虎年就是从此开始了。入胎的叮候,两耳具足耸起,宛如名色相会一般的兔年从此开始。诞生时宛如从虚空中发出声音,是如幻因缘现前亦是实有实具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作用,使我们了知六入的龙年从此开始。我们出生时,全身宛如由龙王吐水来洗浴,身体的触觉从此而开始,触蛇年就从此肇始了。当我们如同乘坐着金色的鹅王一般凌空体受,我们的体受,现前受马年就从此开始。
“如同天仙奉献酸羊奶一般,使我们贪着喜爱,而爱羊年也从此开始了。如同毗舍离的猴子献蜂蜜供养给佛陀一般;毗舍离的群猴欢喜取着,则执取一切物品的取猴年,就从此肇始了。如同鸟王大鹏的爪上抓着蛇一般,现前掌有,有鸡年就此开始了。如同在贡嘎热地方的狗群,听闻佛陀说法聆听佛语一般,现前出生的生狗年,就从此肇始了。
“而九头铁猪,互相奔腾竞赛,最后终将进入老死的境界,老死的猪年就由此开始了。
“这是善巧使用十二缘起与十二兽的譬喻,来让我们了悟时轮动转的方便,希望你不要只了悟这些表相的象征,更要了解时轮无常的密意与作用。”
色珠仙人先将最根本的历算因缘譬喻,告诉莲花王太子,使他方便总持思维其意旨,接着,他更深入解说历算因缘的密义:“佛陀对生命界在宇宙中无常意识之流,有所谓十二缘起的教化。所有一切的时间都安住在我们的意识之中,我们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病苦,因缘如实地体解,就亲见了时轮的无常动相。
“众生轮回于六道之间,这十二支让我们配属这十二相的体性譬喻。法界众生有千千万万,但配属着十二种生肖,使我们能总持时空因缘的特性,易于数计。
“而一切的历算在佛法中是十分深远的,这样我们才能圆成佛法与世法的相应。其中有所谓小乘佛法的历算,另外在《华严经》与《方广大庄严经》等当中,都有历算的宣说。而戒律相关的经典,由于与日常生活相应,也有历算,更有属于有部属相的,以及配属外相的历法算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