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佛和道 > 092章 龙树菩萨(上)

092章 龙树菩萨(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美漫之火箭浣熊 盗墓宠妃倾天下 这个道士有点神 原始新纪元 碎尘寰 神级全方位崛起 捡到两种力量 超品武帝 流落武侠世界 开着房车回古代

虽然李昊开悟的时间很短,而且也很肤浅,但是正是这一刹那的明悟,让李昊知道了什么是妙明真心,见惑破除了,知见上不迷惑了,知道佛所说的是真实不虚。这时李昊也有识别能力了,知道谁说的法是佛法,谁是胡说八道,看佛经也能看懂了,如观回家之路。这就叫做无师之智,不用教,开悟后自然能明白。

修炼就要归元,回归到我们的本性上去。所以参禅必先必须能所双亡,根尘脱落。所谓“内脱身心外遗世界”,正要泯此相见二分,单究八识无明本体。故身心世界不消,总是生死之障碍耳!

开悟的时候“虚空破碎,大地平沉”,第八识从身心世界中解脱出来,你就看到世界的真相了,看见法身,看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了,就是见性了。

净土宗也可以即生证见法身,只是他们不这样讲。而是换了一种说法,叫‘念佛三昧’或‘花开见佛悟无生’。花者即心花也。我们的肉团心长得就像莲花蕾一样,莲花蕾没开的时候就像市场上卖的猪心、牛心的形状。心花开有两种情形:一种心花开是指在我们人死的时候,当最后这口气一断,就触动心脏边上的死穴,这时这个心蕾‘哗’就开了,八识就能走了,八识一走人就死了;还有一种心花开是指我们打坐用功,用到气脉打通时心花就开了。所以花开就是指心花开,见佛就是指见到自己的本性佛,就是见到无相之相,那时就是证见法身。

人死后的死位中有,自性光明也会出来,你要能合上去,也见性了,成佛神佛。密宗的观明点,这个明点就是第八识,第八识从身体中脉出来,见到本性光明。

李昊前世在庙里看到一幅对联:

上联:佛无量法无边无是无非无烦恼

下联:度有缘救有难有因有果有菩提

无是无非无烦恼,这句话当然是对得。问题是怎么可能无事无非?比如这是桌子,那是椅子,怎么可能无是无非呢?李昊百思不得其解。

很多人修行,都是悟空性的,悟这个空体开悟,也有悟平等性智,悟万法平等开悟的。祖师们对于开悟的境界一般不会说,第一是因为各人开悟的因缘都不相同,悟的层次也不同。第二是说出来怕有人跟着说,没开悟也说自己开悟了骗人。

开悟的时间一般很短,电石火花之间。也许有人开悟时入定了,几天后才醒来,但是在那个境界中的时间很短。开悟时的感悟也是百感交集,但是说出来的话不多,一般是不啃声,点点头,或者微笑。有的是作偈。六祖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话也不多。

有人说自己开悟时的感悟,长篇大论,一看就是抄来的,说的东西都没有错,但不是他的。

悟平等性智,佛菩萨众生,无二无别;烦恼即是菩提,这就是平等。

随着李昊六字真言的唱响,湖面忽然无风荡漾闪耀着万道金光,水中涌出八万四千朵青色莲花,在湖面上同时绽放。每朵青莲都有一百亩大小,在湖面上并不显得拥挤,八万四千朵花没有变小,而湖面没有增大。其中一朵青莲千亩大,千层叶,腾跃万道瑞光,从湖面升起,香风阵阵,沁人心扉。

玉清福至心灵,对李昊和优昙说:“快,我们一起顶礼。”说完五体投地,对千叶宝座磕九个头。然后纵身一跃,落于青莲之上。李昊和优昙对刚才天地的异变还没回过神来,看到玉清招呼,赶紧对着宝莲五体投地叩拜九次,也跟着跳跃过去。

宝莲的千层叶子一合,把李昊三人护持其中,沉入水中,破开水底禁制,沿着一条空间甬道快速飞驰,四周时空乱流象北极光的光带一样滑过。李昊三人虽然在莲花苞中,但是莲花外的一切还是看得明了。不一会儿,莲花穿过一个蓝色光幕,来到一个宝殿前的平地上,莲花千叶打来,李昊一行走下莲座。宝莲化作青莲发簪,插在玉清的发髻上。

李昊看看四周,一片茂林,嘉树葱笼,平地古寺,金顶红墙相互辉映,山巅古刹,隐在林间,一条石阶蜿蜒而上,果然是清修福地。李昊三人沿着石阶到了大殿,见宝殿一块匾额,上书“龙树殿”三个大字。

这里是龙树菩萨的道场?李昊有点疑惑。

在佛教的经师、律师、论师、禅师、法师当中,集‘千部论师’、‘八宗共祖’之美誉于一身者,唯龙树菩萨一人。

龙树菩萨的出世在佛经《摩诃摩耶经》和《入楞伽经》第八卷中有授记。《摩诃摩耶经》卷下说:“正法于此,便就灭尽。六百岁已,九十六种诸外道等,邪见竟兴,破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七百岁已,有比丘名曰龙树,善说法要,灭邪见幢,燃正法炬。”

《入楞伽经》第八卷中记载:大慧菩萨白佛言:“佛灭度后,是法何人受持?”佛以偈答曰:“于我灭度后,南天竺大国,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住欢喜地,为人说法,能破有无见,往生安养国。”

龙树菩萨生於南印度婆罗门家,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先博学《吠陀》、术数、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后与另三个契友,相率学隐身术,出入王宫,淫乱宫中美女,达百馀日,嗣后事败,三友被杀而龙树仅以身免,因而体悟“欲为苦本,众祸之根”,遂入佛教出家。

龙树菩萨出家以后,他寻到一座山上的佛塔,向一位沙门虔诚请求,出家受戒。他在佛塔待了九十多天,读遍了所有经论,心不满足,但已无其它经文可得。他辞师下山,又访寻到北印度雪山的一座佛塔,向一位老比丘恳求,得到了《摩诃衍》大乘经典,他用心研究求教。三个月后,他又统统理解并背熟了,仍感不满足,于是就周游列国,搜集沙门的各种经论。一路上,他还和诸外道及部派佛学者辩论,谁都辩不过他。他逐渐产生了骄傲,认为佛经较诸外道,其理虽然高明深奥,但亦不难穷尽,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他就萌生非分之想,别出心裁,欲另自立一派,广收徒弟,宣扬他的学说。

正在这时,有一位叫大龙的比丘,相貌长髯突眼,目光炯炯,特来找他。对他说:“年轻人啊,你不能持井蛙之见,你的学识再高能超过佛陀吗?你且跟我到一个地方,让你看看大乘经典,你再下结论吧。”这位大龙比丘就把他领到一个深山的石洞,入洞数步,竟是另外一个世界,殿宇金碧辉煌,清静雅致。老比丘把他领入龙宫,打开一个个玉石宝库,里面藏着数不尽的稀世经典,宝库里发出阵阵幽香。大龙比丘说:“年轻人,这下够你读了吧?”龙树忙不迭地贪婪翻阅,口里说道:“长老,我太感谢你了!”

这下龙树真的满足了,比过去读到的多十倍,玄理更加精妙深奥,他如饥似渴地昼夜阅读,不明之处随时就向龙师请教,视野顿时开阔,心量也开始谦虚了。至此他才真正地感到,佛学浩如烟海,其理博大精深,没有任何外道超得过它,够我一生用心钻研了。同时也就打消了自立门户的陋见。

他在龙宫待了很久,把所藏的经典反复细阅,几乎能背诵了。大龙长老又授予他一些神通术,他才别师出来,仍然回到南印度。从此大力宣扬佛法,说服外道,推广大乘佛教。被他感化的婆罗门等外道,不计其数。

当时有位婆罗门上师,会一点咒术,心生嫉妒,欲与龙树比个高下。他奏明国王,请王以观究竟。国王规劝他:“汝大愚人。此菩萨者明与日月争光。智与圣心并照。汝何不逊敢不推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洪荒:捡到东皇钟,重铸妖天庭! 文化入侵修仙界,仙子直播卷三界 修仙从卖身开始 姑娘修仙吗?蕴灵了解一下! 从迎娶织女开始修仙 从小道士肝到玄门真君 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仙道巨擘:从破落宗门开始 苟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长生志怪:从狐妖拜师开始修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