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不同而同(1/2)
驭物期,决定了一个修士能否御剑,能否上天。
这是修仙路上的第一道瓶颈。
只要突破便能御剑飞行,而轻身期后,可冯虚御风,无需御剑亦能在空中翱翔。
之所以是瓶颈,是因为开了五感后,所有与灵力或元气有关的丹药都会完全失效,就连昆冈钱和长生钱在这时也毫无用处。
若灵力损耗,只能依靠打坐缓缓恢复。要是不幸受伤,就只能通过他人灵力注入体内,帮助修复伤患处。
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破境所需的那股力量便无处可得!
与开七轮相同,在七轮三脉期时,荀川借助丹药产生的强大能量瞬间冲开命轮,一个又一个,最终全部打通。
而这瞬间冲开时所需的能量则远大于丹田和经脉中储存的灵力。在无法通过外力帮助时,从何处得到这道破境之力便是关键所在。
许多没有师父,也没有宗门的散修,到了五感期便止步不前,甚至到死也找不出突破之法。
但荀川知道如何突破,这是加入宗门的好处。只要别人愿意透漏,宗门处处都有宝贵经验可取!
而尽管知道了方法,在外宗,依然有很多弟子困在五感期三四年之久,迟迟没有任何进展。
这个方法,便是悟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可推,道衍万物,万物皆有其道。是以道有万相,千变万化,道又无相,玄之又玄。
悟出属于自己的道,即便很浅显,也是一种感悟。
悟道,便是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之间某种联系性的过程。
一旦抓住那个联系性,世界之力便会进入体内,化作一股强大而无邪的推力,帮助破境。
吃丹药容易,悟道很难。这需要绝对的天赋,对道的感知,对天地万物的理解。
许多修真大能会在玉简中记载关于悟道过程的论述,给后辈一些启示。荀川也从花落离那听了她破境时的悟道过程。
“花师姐观石鱼悟道,明悟真假之间的界限。此道之深,远超常人所悟。我也曾在秋暝苑观那石鱼,却不曾从中获得任何感悟,想来或许是天资上的差别。”荀川感叹道。
花落离对他说,每个人悟的道截然不同。荀川观鱼不能明悟,不代表在其他地方也不能。
荀川只当是她在鼓励自己。
从乾坤袖里拿出一枚昆冈钱,点亮之后,元气溢出环绕着身体,却无法被吸纳。
“果然,所有吸纳入口都被关闭了。”荀川皱着眉头道。
不用想也知道,就算吃下一枚凝气丹,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将昆冈钱收起,荀川闭眼打坐,开始感应四周芥子,这是唯一可以补充元气损耗的方法。
荀川身上只有两份仙餐,他决定在第十天和第二十天时吃,以他目前的修为,最多只能坚持十日不进食,否则便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甚至影响修为根基。
虽说悟道很难,但他从小便跟在澄泓老和尚身边闻道受业,常常能举一反三,甚至说出一些令澄泓都刮目相看的言论,直言他很有佛性。
“方丈大师常夸我悟性高,对事物有独到的看法,若他此言发自真心,这次的瓶颈对我来说应该不难。”
但荀川不希望自己所悟之道过于浅薄,毕竟要靠悟道契机形成的世界之力破境,越是深奥的道,破境之力便越强。
据说甚至有人甚至能连破两境,悟道之后直达画阵期。
感应芥子,可以让心中一片澄净,在保证灵力充沛的前提下,到达最佳的悟道状态。
这里什么都没有,冷冷清清,难见二三人影。又似乎什么都有,花草树木,石风鱼湖,眼中所观,皆可为心中所悟。
不知过了多久,荀川嘴唇轻启缓慢呼出一口气,霍然舒泰。张开眼帘,却见眸子深邃如渊,彷如一尊冷观世界万年不曾动摇的石人。
此时此刻再看这片湖,似乎与之前又有了些许不同。
伸手从地上捻起一颗青褐色的小石子,感受它传递到指尖的重量。
“方丈大师曾说,这世间,哪怕一颗不起眼的石子也蕴含大道至理……”
“这映日湖畔,来来回回多少人,数千年无一丝改变。长命如修士,数百年乃至千年寿元,在它面前也不值一提。”
“那棵树,前人所栽,历久成荫。栽树之人早已归入黄土一抔,而它今日却装点出我视线中一片桃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