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疑是神仙踏浪来 坐看岛上桃花开(1/2)
第十三章疑是神仙踏浪来坐看岛上桃花开
就在此时,一道、一僧、一儒从湖面踏波而来,水面波光粼粼,只是波峰稍变,倒是没有影响浅波荡漾开去。这哪里是什么轻功?还是人么?踏波徐来,胜似闲庭信步。难道是成仙之人?饶是洪七公与周伯通年近八旬见多识广,也不曾听说江湖上有如此神仙般三人!
看似踏波徐来,转瞬间三人已至。三人踏上大白石。只见得,儒生发梢银白,发根乌黑油光可鉴。羽扇轻摇,纶巾流苏,身材颀长,面带微笑。目中智芒微露,仿佛孔孟之长,手中轻摇羽扇,胜似诸葛之亮。
和尚慈颜善目,长眉飘飘过鬓,左手礼佛、右手智珠在握。僧袍虽破难掩慈爱心肠,佛珠虽偏能渡苦厄八方。
居中的道家仙长,道衣百纳,大眼环耳,头角峥嵘,发色微红,如庙中龙王一样威武。拂尘丝短,轻扫世间魑魅;指诀亦长,广布道法自然。
儒释道三位神仙一般人物,看上去虽然年岁难断。但大智大慧之气息,沛然而起,必然都是饱经沧桑,凌山渡海般人物。应至少百岁以上。
张君宝、阴丽华已然随施礼,洪七公与周伯通躬身肃立作揖不敢托大。洪七公尊重前辈,面带尊敬。老顽童周伯通,这辈子从未如此郑重其事,哪怕是师兄王重阳,也未如此屏息敬畏。洪七公从未见过如此乖乖的老顽童,禁不住丹田内聚,冲他吹口气,劲气成团。周伯通赶到一股劲风袭击而到,来不及细想,上身一闪,躲过洪七公一口气。老顽童是避开了,劲气未消直袭向张君宝。张君宝顺手一拨,拨到劲气团九五之处,劲气奔速立减,稍作偏转后,化成气团旋转之力,凝气分散,消于无形。
儒、释、道三老相视一笑,均微微点头,一齐忘向张君宝。
儒生抢先对张君宝说道:“小子,看得出你身负九阴真经内力,理应是我的徒子徒孙,拜我为师吧。”
张君宝正不知如何询问和作答。
道人哂笑而言:“我说黄裳,你自悟的九阴真经,只有全功五成。若不是道爷我点拨,授以我隐仙宗全本九阴真经,那你如今还会是个半吊子。我是你半个师父,你没资格和我抢,一边去吧。”被叫黄裳的儒生当时没了风度,气的羽扇呼哧呼哧急扇起来,忿忿说道:“你火龙真人比我黄裳尚且大近百岁,还教过王重阳和林朝英,不知道和这小子差了多少辈。你就不要抢我徒弟了。真是为老不尊!”
被叫火龙真人的道人,顿时须发皆张,微红发梢飘起,真的像发怒的龙王。急急说道:“黄裳,道爷我不是收徒,可是传我隐仙宗衣钵,关系到隐仙宗近二百年未找到合适的第六代传人,你怎敢和我抢!”
此时大和尚急忙立于二人中间,谨言说道:“贫僧知道真人和黄裳都起了爱才之心,真人是贫僧与黄裳之师长,定然谨遵真人吩咐。”
说着,拉住黄裳衣袖,长眉抖动不已。
黄裳此时,已知道自己有些任性了,怎可违扭师尊。刚刚爱才之心大盛,实在是自己激动过头了。忙对火龙真人作揖,然后闪身退后一步。
张君宝、阴丽华夫妻决然不会想到,先前飘然如仙的佛释道三老,会如孩童般吵嘴不休,甚至怄气。那里是前辈仙人所为?今天才知道,神仙也打架,也无赖!
同时,洪七公、周伯通更是惊掉下巴。世传的九阴真经为黄裳所做,为了九阴真经,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之疯狂、丧命。今日,竟然真经作者本主现身,按时间计算,黄裳恐怕已经一百八十岁以上。
更吓人的是,相传近二百五十岁以上的火龙真人,竟然现身。那可是华夏修道至高无上的隐仙宗,武功及修为几近仙流。哪里是凡人可望其项背。
佛、释、道三老对话信息量何等巨大:“九阴真经源自道家隐仙门,道藏中暗含部分修炼方法居然被黄裳破译,形成当世所传的残本九阴真经。经火龙真人教授,后来黄裳才学全了九阴真经。火龙真人,不但指教了黄裳和眼前的高僧,居然还有王重阳和林朝英。”
周伯通普通一声跪下,给火龙真人叩头。肃然说道:“前辈真人,在下周伯通,王重阳是我师兄,我的武功是师兄交的。原来,师兄说过他武功传自隐仙门,却不肯说出师尊。在下今天才得知,竟然是真人亲传。在下是吃水之人,怎敢不尊挖井之人。今日,在下替过世的师兄,叩谢师门教授大恩!”
“哈哈哈——”火龙真人袍袖一挥,周伯通已然飘身而起,长身而立。能让当代五绝之一的老顽童毫无抵抗之力者,只有神仙了。
周伯通又作揖道:“真人在上,在下习武成痴,可否请真人收我为徒。同时也全了我师兄王重阳与真人的师徒之谊。”
火龙真人缓缓说道:“当初道爷我指点王重阳,是为其一心向道和舍命保家卫国之心。其虽悟性极高,都符合我隐仙门传人之选,然其年寿不永,无法完成隐我仙门传承,以证大道。我隐仙门衣钵传人,寿考必须在二百岁以上。我隐仙宗开派祖师老子仙人,传到本道爷已五代,跨越千年。从未收录年寿不永之人为徒,你师兄王重阳也从未列入我隐仙宗门墙,你不用行此大礼。”
这时,洪七公赶紧上前作揖,说道:“洪七见过前辈仙人。”
能遇得仙人,是何等机缘。洪七公岂可错过。
火龙真人说道:“洪七公是当代大侠,我等是隐士,不必以晚辈之礼拜见。”轻描淡写说完,对张君宝说道:“小娃子,你的悟性是我平生仅见,寿考也会超过我。我愿意收你为徒,传你衣钵,以传承我隐仙宗大道。你可愿意?”
张君宝略一迟疑,看向阴丽华。出家,然后离开妻子,这是张君宝做不到的。
如此绝世之才,几百年才出一个。火龙真人自然知道,自己飞升之日不远,不可能再有更好的人选,传承衣钵。当下说道:本道爷看得你夫妻情深,不愿分别。其实,入我门墙后,你夫妻可以不分开,依旧你们双修。不过,必须依旧坚持不能破身。否则,本门混元一气功将无法修炼。所以,隐仙门传到我已五代,无一不是童子之身。
阴丽华拉过张君宝之手,一起跪在火龙真人面前。张君宝已经知道妻子阴丽华支持自己拜入隐仙门。——隐仙宗——道家正脉。
张君宝朗声说道:“张君宝拜见师尊!”
“啊、哈哈哈——”火龙真人笑声如同风雷乍起,整个天目山嗡嗡作响。声音虽震,却不伤人。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冲而不盈,道法自然。
火龙真人没有马上扶起张君宝,从身后解下宝剑,郑重其事双手交给张君宝。张君宝当然双手接奉,举过头顶。
火龙真人说道:“张君宝,今日我火龙真人正式收你为徒,并传你衣钵。从今日起,你就是我隐仙宗第六代传承人。”
说到最后,火龙真人已经仰天悲愤带着哽咽声。二百多年寻找,终于找到可以受以衣钵,光大隐仙宗的传人了。
火龙真人说道:“隐仙宗已传五代,无一不以证大道,无一不是发展大道,无一不是得道飞升。我道家第一代之始祖:太上老君(老子);二祖:文始先生(尹喜);三祖:麻衣子(李和);四祖:希夷先生(陈抟);我火龙先生(贾得升)为第五代;你张君宝自今日起改名为道号三丰,名全一,第六代传人三丰子(张全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