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无良皇帝 > 第七十三章 颖阴荀家

第七十三章 颖阴荀家(1/2)

目录
好书推荐: 其实我是富二代 已经开始了 山贼修仙记 崩坏的樱花 生化领主 我没想当老师 奔向冠军 从说相声开始 雷皇剑帝 凡武踏天

长社钟家,乃颍川四长之一,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

可能是得到刘良西园与宦官交易之事,钟家家族长老唯恐避之不及,没有一人出面招待,只是让钟繇装装样子,潦草塞责、敷衍了事。

可把多少有些得意的刘良,气个不轻!

刘良非常讨厌这种自私自利、避世消极的士族意识形态,表面上莫不是给人以高大上的感觉,表现出一派烟云水气、风流自赏的“仙人”气度。

可实际上,就是明哲保身,只顾家族个人利益,国家强盛、政治清明时,拼命钻营,积极入世;而与世不入、危及利益时,则是装聋作哑,急流勇退,以免祸及自身。

他们这些世家虽尊崇儒、道两家思想,但皆是“活学活用”的徘徊两者之间,自始至终都是小国寡民的思维逻辑!

在君统以外,他们还戴着一个更高的宗统。

宗族的观念笼罩了个人的人格,同时也掩蔽了国家的观念。世族阶级的人肯牺牲自己或近支的亲属去维持整个的宗族;也有因维持家族的地位而立时反叛国家。

话不投机半句多,刘良直接告退!

只不过,在临走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心中愤恨,激情的演绎了一个故事:

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个故事自然是明清朝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社会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此故事一出,听得在场之人无不动容,底下吃瓜群众眼中熊熊烈火、心中嗷嗷乱叫,而安坐于主人位置的钟繇也颇具悔意,只可惜,这一切都不是他能做得了主的。

过了一顿嘴瘾,也仅限于此!

刘良还是遭遇他人生当中,挖人挖到石头,崩坏了锄头的尴尬境遇,不得不灰溜溜的离去。

至此,颍川钟家算是彻底的上了刘良的黑名单,而对于言语多有鄙视自己的钟繇,睚眦必报的刘良也没有放过任何报复的机会,至少在书法小楷上面,钟繇已经没有任何出头露面的机会。

“楷书鼻祖”的称号,直接被刘良无耻的剥夺、占据!

而长社钟家也因为一时的短视和过分的爱惜羽毛,没有紧跟刘良的步伐,再也不复昨日之辉煌,最终惨遭淘汰出局的杯具。

由于密探并没有打听到徐庶的任何消息,刘良只好离开长社,打马前往颖阴,终于在天黑之前进驻县城。

有了长社钟家的教训,刘良也算是明白,世家尊重的只是实力而不是什么虚名,他对接下来的荀家,自然没报多少希望,最多是瞻仰一下荀攸、荀彧的风采罢了。

荀家祖居颍川颖阴,书香门第,大户世家,可以算是颖阴地区最大的地头蛇势力。

只要是稍有身份来到这里,都会第一时间前去府中拜码头,自然门庭若市的好不热闹。

安立于荀府大门外,刘良派人递上拜帖,冷眼观看,对于这些所谓的文化家族,他已经很失望透顶。

人才的确是宝贵的,但不为自己所用的人才,就是个狗屁!

一个人能力就是再高,他决不能以一己之力拯救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绝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亿万人的才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