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宗南战记·恒煊(五)中(2/2)
“那恒氏到底有什么急事?”
……
众人想了半天,议论半天,也没结论就陆续睡去,只有旬姓人还在想,到是什么事?
曼人与执政卿谈判,应该能成功。曼人就会退走,抢劫,急事,大货船,没装满,很警惕,大夫或大夫之子……
旬姓就这样想着,想将这些要点串联起来,在案边枯坐至半夜,突然看见长案边上有一粒米。
旬姓皱起眉头,瞳孔开始收缩,米,大货船……
“有了!”
旬姓终于想到一个解释,兴奋的将其他人叫醒:
“快快快!我已经想通了,快起来!”
所有人被在迷糊中被他摇醒,睡眼朦胧地看着他双眼冒光的讲:
“是粮食!”
“什么?”
他很自信的拍着同伴肩膀讲:
“是粮食!曼人来了干嘛?抢啊!杀人啊!肯定是曼人退走了,但抢走了粮食,半岛各大夫要采购粮食。
本来甸地较近,但南部靠海三国中,实国与印国十年交战五次,没有余粮,而休国被勃,毛两国占了一半土地,休,毛两国交战,也不会出粮。
恒氏最先察觉,于是命自己儿子去往震旦买粮。而且是先与震旦东部诸国签订合约,趁其余大夫没来时,以较低价格先买下大量粮食。
东部诸国一但见各大夫都来买粮,肯定会涨粮价,而恒氏又一边以高于自己买时粮价,低于诸国的粮价的一个差值买给芳国大夫。”
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旬姓又讲:
“这种事情让恒氏很急,但自己也缺粮,只能用大船是为了回来时装粮,而大船又装了什么呢?”
刚开始旬姓人高兴的是因为以为自己通过恒氏一行的异常行为而猜到他们的意图了,现在却是高兴另一件事。
“装了什么?”
一个年轻小伙疑惑问他。另一个年长的猛拍他后脑勺:
“笨啊你!肯定装的是买粮的金银或丝绸!”
“没错!这样不就将那群人的反常行为全解释通了!那般船上装的是金银!最低都是百万两银!”
旬姓人的兴奋让所有人沉寂了一会,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半响,年长的才试探的问:
“所以你的意思是……”
旬姓人直言:
“抢了!”
“不怕恒氏报复?”
“在海上动手,谁知道?”
“我们拿得下?”
“再叫三艘船。”
“……”
见他们沉默,旬姓用低沉带有魔力的声音诱惑:
“大家都是平民,我也不过是一士族的庶子,最多继承几十亩地。可如果这此成功了,我们就再也不用年年在海上奔波。
更好的办法是我和我父亲商议,不要他给我半两银,也不要一块地,只要他向国府报备,将我列为分家,到时你们跟着我。
有人有身份后,我做为士族分家可以投靠外岛如爪哇,吕宋的某一家大夫名下,他们有太多土地空闲了,肯定会划我一块封地,你们就成为我的封户。我可以和你们约定,一百五十年内不向你们及你们子孙征税。”
众人一愣,惊问道:
“什么!竟然还有这个办法?”
旬姓傲然道:
“你们一介平民,当然不知道,也没有必要知道。芳国有法令,大夫,士族除嫡系继承身份财产外,不能继承的庶支,如果宗家承认并且愿意出钱出人,让这支庶支在外岛上开发荒地,这支庶支将得到一定规格的爵位。
大夫一级现在是太难了,但士族一级庶支只要有带人就行,随意投靠那家大夫。
只是最近百年半岛士族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热情了而已。”
“那怎么和我们领主讲?”
“你们就不过七家人,一把银子砸下去都够你们七家交一百年税了。”
众人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以,越兴奋。
他们这艘船是素府一位下大夫的,领船的是位士族,虽然有些忐忑。但最后还是被劝服了。
同意全船出动去抢恒氏之船,之后与另二艘船商议,并将恒氏船上满载金银的消息告知。当夜就达成同盟和行成计划。
第二日清晨,见恒氏的船出港了,三艘船也出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