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宗南战记·恒煊(六)上(2/2)
陶庸回道:
“孤城难守,不过属下看那守城的人数众多,城墙全是青砖,城门还加铜钉铁板,三四万人都很难攻下。
这毗荼人看似进攻时锐气十足,但后劲乏力,人全压上去,连后备军都没有,应该是长时间攻城,士气已失,多半是鼓起劲的最后一次攻城了。”
恒煊有些怀疑,叶柏劝道:
“这里离战场太近,不管毗荼人胜负,都有危险,主公还是远离此处吧。”
恒煊点头,于是众人往北行,路上皆见荒村,至黄昏才见一有人的村庄,已有人在村外远远看见恒煊一行,拔腿就跑。
众人入村,见村民正往外逃,叶柏上前急呼:
“请等一下,我等不是恶人。”
震旦上的宗华人与芳国人同出一源,但互相已隔离了近二千年,说话口音已经有很大差别,所以没听懂叶柏的话。
还是陶庸勉强用那些村民能听懂的口音让他们停步。
村民看清同自己一样体貌的恒煊一行,虽明显松了口气,但未放松警惕。
陶庸询问几句后转述恒煊:
“这里确实是安国境内!”
恒煊以为那座大城应该是安国腹地才有,于是又问:
“毗荼人怎会攻到这来了?”
陶庸明白他的意思,解释道:
“村民讲刚才那座城叫恩城,位于安国与毗荼人交界处。那座城连同周围五千方土地和上面的人都是恩城大夫的封地和领民。”
叶柏问:
“现在安国人与毗荼人在交战?”
陶庸:“对,果真就像在田港客栈听的那样,四个月前安国大军惨败,安侯死于军营,二位公子又争位,对毗荼人在交界处掠地拔城顾及不上,让各大夫自守,恩城大夫首当其冲,已经丢了好几城了。村民以为恩城已陷,正要北逃呢。”
叶柏沉吟一会又道:
“不管恩城守不守得住,我们都得往北走才行。”
陶庸皱眉:
“现在安国内乱,我们往北走怕不安全吧。”
叶柏轻呵一声:
“主公是芳国大夫,安国虽内乱,却不会不敬,我们赶紧找到一艘大船,然后往锡兰才是要紧事。”
陶庸还想讲,但话到嘴边又憋回去了。恒煊以为他同意叶柏的看法,其他人也无异见,于是下决定:
“那我们往北走,找到一大夫,或直接求助安国公子,料想借一艘船应该不难。”
无人反对,于是陶庸向村民打听了路,恒煊又给他三块芳国五两银币,陶庸向村民买得一头牛,粮食四袋共二百公斤,清水几桶,板车一辆。
恒煊是吃了亏的,但现在也顾不得照价卖买。叶柏见村民得了便宜的欢喜,不屑的笑笑。
将海边那位属下叫来后,恒煊坐在牛拉板车上,背靠米袋,众人步行,打着火把,趁夜从陆路往北走,想尽快远离交战区。
“注:此时安国领土泛围比照安得拉邦,特伦甘纳邦,卡纳塔克邦以上三邦全境加上喀拉拉邦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