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宗南战记·旬戚(一)上(2/2)
芳国的教育机构多是私人的,主要是大夫从家中挑选几位能识字的族人,建立家学,用来教育下一代,培养治理领地和经商必须的人才。
不仅大夫直系族人可以入学,其封臣士族子弟也是可以入学识字,不收任何费用,甚至可以学校内吃饭。只需自备书简和本人就行。
旬戚兄弟二人都曾入学,旬戚较兄长更能举一反三,而且思维敏捷,记忆力好。
在布告栏围着的人大部份是平民工匠,多不识字,只听站高台上面对众人的宣令使大声讲道:
“执政卿有令:招募体格健壮者入军,年响十两银!”
“哇!”
众人哗然一片,按芳国军制,招募入军后,由国府供粮,并且提供兵器铠甲。所以这年响十两银是纯收入的。
芳国一个五口之家,耕百亩地,一年可得七千至八千公斤粮,换得二十两银。平均一人一年得四两银,如果入军,不仅能省下粮食,即便少了个劳动力,总收入减少,但十两银却依然有赚。
众人又看向一旁木柱上刻的高度,还有一个石锁,只要身高到达标准,力量合格这两者的一个就可入军,不过上去挑战者十有八九不及格。
不合格者引起众人叹息,合格者引起一片叫好。
旬戚不去管那些人,人散去了,他正好看布告上的字。
芳国军队有三个来源,一是募兵,芳国国府有权在芳国境内所有地方,按照标准从平民中募兵,因为标准高,十万人的大军有五六万是如此得来。
二是强征,各府中有作奸犯科者,加上奴隶,会被强征入伍,十万中有三四万。
三是志愿,各府大夫的儿子亲族,更多的是士族,自己招募封户青壮,自己配备武器入伍,十万有几千至一万人。
募兵是主力,配备精良的兵器,并加以严格训练,组成精锐甲士和精锐弓箭手。
而强征兵是辅兵,负责押运辎重,修路架桥,武器是成本低,制作简单的长予和少数弓箭。
志愿多是贵人,自己配备武器,富裕有钱的甚至配备马拉战车,还有贴身侍卫。
打仗守城主要依靠募兵,有军响。强征兵就相当于炮灰,没军响。而贵人则是各级指挥将领,有战利品的占有权,多是为了荣誉而入伍。
但芳国历来是防御为主,几百年来根本没打到曼人国土,所以贵人对入伍很不极积,军中很多将领是甸地甚至宗华的人。
防御为主的军事战略也导致芳国对战车的不重视,基本上等于没有。
也是因为以上原因,宣令使只讲了关于向平民募兵的那一部份,因为平民不识字。而士族多识字却又不愿入伍。
旬戚却是想着,现在芳曼两国至少五六年内不会有战事,自己何不参军入伍,不用像出海那样冒风险就能拿大把银子。
但自己体形又通不过那个测试,虽是士族庶子,可是只有自己一人,兵器只有一把普通铁刀,志愿入伍也不行啊。
正想着要不要求一下父亲或兄长,给自己买幅盔甲,或者干脆找一下入伍士族,投靠他也行,这时耳边传来声音:
“小弟可是想入伍?”
旬戚思路被打断,侧脸斜瞟了左手边出声的青年,皱眉没搭理他。
青年见他看了布告半天,又不像平民,所以搭话,却不想这人用眼角瞟了自己一眼,竟不理自己,脸上和善的笑容僵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