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立威中原(1/2)
徐州城外,山野之间,巨树之上。
书生轻轻的从袖间取出一把短尺,这把尺子上清下浊,分色鲜明,至清处几如透明,至浊处似如玄铁,似石非石,似玉非玉。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风水玄术的文字及符号。
书生平托奇尺,先将透明一面向上,量了量视野里徐州的俯视轮廓,得一字:卧!
书生冷笑一声,将奇尺竖起下垂,量了量视野中徐州的高度,从乌黑的这一侧得出一字:藏!
“卧者,不欲动也,必无奔走;藏者,不欲出也,必无声响;看来这娃娃还是躲在了徐州城。也好,我虽不喜欢捉迷藏,但等人的耐心还是有的,就不信你不出来?”言罢,书生的脸上不禁堆满轻笑,正欲跃下树枝,却忽觉异动,不由的闪身浓叶之间。
约莫两刻钟,树下传来窸窣的脚步声。书生缓缓托起右手,用二指按住自己的眉心,默运功法,但觉整个人蓦地一淡,似乎已经和周围的景象相融合。
脚步声越来越重,其中夹杂着沉闷的车轮声,只见九个体型各异的高手,却又被相同的麻衣巨袍遮挡的严严实实,其中还推着两口大箱子。默默的走向徐州城。
“金国人?”书生不由得起了疑惑,这群金国人仍是在蜀山的那身打扮,其中书生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三招就将易震出场外的狂罗。尽管他们都戴了宽大的帽子,但是书生十分相信自己的眼力,错不了。
怪就怪在这里,赵构早就躲去了南方,如今的中原也已被金国铁骑踏上一半。尤其是徐州,自宋金之战一来,此地反反复复被两国争来讨去,金人宋民早已视如常务。虽然现在徐州暂时因议和而划给南宋,不过怕也只是朝不保夕,可以说徐州城里的金国人不在少数。又何必这等遮遮掩掩?
当时在蜀山,金国人不如云中势大,穿着隐秘一些是为了出其不意,抢夺瑰宝。这倒是说得过去。可如今又是为何?
书生不由得悄悄跟了过去。直至深夜,金国人聚集的隐秘房间里忽然亮起了盏灯,书生不得已慢慢拉开了距离,凝神贯注。
昏黄的灯光下,几个人的脸色并不好看,觇姬将手上的字条慢慢的摊到凹凸不平的桌面上,字条上只有四个字:就此立威。四个字的下面还画了一杆长枪。觇姬声音极沉的说道:“已经失去了蜮,豚二人,这把枪该立起来了。”
“那将军的意思是?”逢敖斜眼看去。
“想让左枪使冲个先锋!”觇姬闭上眼睛回道。
“也合适。”逢敖轻轻点了点头,手中不断翻转的一颗乌黑的弹丸,手指灵巧的翻动了一下,虚弹灭了桌上灯。
书生面色一沉,不由更加暗下仅有的气息,缓缓散去,消失在夜幕中。
是日,徐州城里的人刚刚起床。
在本来徐州城最热闹的街市上,赫然立了一座硕大的擂台,黄色的大旗上“立威”这两个字显得极其刺眼。片刻间就吸引了一大批人。
约莫辰时,擂台周围的人似乎都预料到这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开始的,也都去忙自己该忙的事去了,来往买卖的,好不热闹。不想突然间却忽听一声巨响:“咚”!
一声雷鼓直冲云霄,几乎整个徐州城都猛的一震,这一声惊到了所有在徐州城的高手,也惊倒了正想在赌坊闹事的落魄书生。
鼓点三息一起,铿锵有力声声震耳,有股冲斥天下的气势,震得平民百姓都感觉头晕目眩,书生不由暗自惊心:徐州城何时出了这等高手?!
可鼓声响罢,任众人来来往往,这个擂台上始终没半个人影,却是竖着一个高高的桅杆,飘着一面金字大旗。爱看热闹的市井之徒不由得开始议论纷纷口口相传了。
直至徐州城闹市开盘,所有人都在相竟猜疑这擂台什么时候能打起来的时候。擂台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壮汉,搬着一面大鼓放在了擂台上。紧接着,擂台上缓缓又走出一人,一摆手,身后便哗的落下两个特大条幅:立威,中原!
台下一下子炸开了锅,经过近一个时辰,徐州城里的武林人士大都已经汇聚在了这个地方。就是等着看这群人的玄虚。此言一出,诸位纷纷不乐意,“好大的口气。”“太狂妄了了。”
可是说归说,谁也没有胆量上去试一试,因为他们心知肚明自己的斤两。
那人冷哼一声:“高手不战,鼓声不歇。巳时开擂!”话音刚落。
“咚”的一声震天响!鼓声又响了起来。这鼓声与先前不同,暗含杀伐劲力,寻常百姓根本无法抵抗,只被那鼓声震得心肝欲裂。纷纷躲回家中,关门闭窗,用被子裹头,仍然觉得是气血上涌,心跳加速。不多时,能站在这擂台下的,已然不是俗辈。
“休得狂妄!我来会会你!”却见一个青年公子哥模样的佩剑青年,看着金国人实在狂妄,忍将不住,张口叫到。书生嘴角一勾接着看去,那锦衣绸缎上赫然绣着云纹,似是云中之人。
那青年不顾身边仆人的劝阻,飞身飘向擂台。却听一声震鼓,众人只觉一股压力迎面压来,那青年的身形在空中顿了两顿,偏然折了下来。眼见快要落地,青年却急中生智。又借着一位观者的肩头飞快的冲上了擂台,持剑横身,潇洒利落。得意开口道:“在下蜀山云中幻……”话未及半,却被一声怒吼打断“此擂不打无名之辈!”
是时狂罗击鼓时将鼓槌朝着青年剑客的方向一偏。“咚”!随着一声巨响,台上立刻掀起一股强大的气浪。轰然朝青年冲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