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拨款百万(2/2)
“是啊,一百万两给梁城这种地方投进去,若是修建成了还好,若是又像之前那样水一冲就没了,这一百万两岂非又是浪费了?”
“但话也不能这么说,这银两若是拨了出去,造福的可不止是梁城一城,皇上也说了,周围城池也是要修缮的。”
赵公公见下面乱了起来,连忙道:“静——肃静——”
皇帝斜身一靠,道:“说说吧,这笔银两你们觉得该不该分发?”这笔钱不是小数目,皇上虽然心中有打算,但却还是要问一问下面的意见。
户部侍郎先迈出一步,行礼道:“皇上,如今国库并不充实,前几年赈灾银两就拨了有百万,去年又有边境战事,加上这几年收回来的税并不多,国库确实负担不起了。”
兵部侍郎道:“启禀皇上,臣本来不应该多说此事,但如今前线官兵钱粮吃紧,若是外敌骚扰,国库空虚,此乃江山社稷之重啊。”
一名靠后的官员出来道:“侍郎所言不虚,但是,若是城池不稳,灾民不救,水患不解,这难道不是江山社稷了?从内而乱更为骇人。”
“正矣,宸王殿下少有传消息回来,如今能坚持几月,已是不容易,虽说一百万两确实多,但若是解了梁城数年之危,也是上策。”
“你这话说的好,但若是没有解呢?往年也是赈灾送银了,堤坝也修建过,最后都是无用。”
太子将下面人的话听完后,知道皇帝依旧在等他说话,逃不掉的,于是道:“父皇,儿臣以为这一百万
()
两确实太多,修建堤坝别的城池也有先例,至多都不过五十万两便可完工。”
皇上道:“哦?”
太子沉声道:“其实梁城一事,想来也不必如此大动干戈,宸王在梁城少有传消息,想来已经处理好了,如今这笔银款,可给,但恐怕不能给这么多。”
太子的意思够清楚了,他将下面人的话中和了一下,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说不给钱,但也不会直接说全部给,给一部分就好。
皇帝看了一眼赵公公,赵公公立刻意会,将桌子上宸王送来的信件拿起,翻开后,只见上面没有写任何多余的废话,条条理理的银款用处,每一笔都是清清楚楚,就好比一百万两里,有三十万两是要施土泥,震地基,还有十万两是用作镇灾民修堤坝的用处。
赵公公将上面的话念了出来,下面人噤声,心中暗想:“看来这宸王是准备好了才来问朝廷要钱的……”
太子脸上沉了沉,他看了一眼身后的朝臣,见他们已经都噤声不言了,他试探道:“儿臣愚昧,不知父皇准备如何处置呢?”
皇上将左手上的串子换到右手上,道:“梁城一事不可不管。”
太子顿了一下,他明白皇帝的意思了,于是道:“正是父皇之意。梁城不能放任不管,只是……若是这次银两派下去了,事情全不见成效,依旧像往年那样一直拖,也并非上解。”
皇上目光打量着太子,道:“你说。”
太子正声道:“儿臣认为,应当限时限工,不可放任。”
下面人立刻应和道:“太子殿下所言不虚,朝廷若是将一百万两拨款了,自然是要在见到成果的,断不可像往年一样拖着。”
太子又道:“宸王劳苦功高,若是将此事完成的尽善尽美,自该赏。”他的话声停顿于此。
下面人又接道:“如果依照太子所言,若是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也是该罚。”
众人将目光投向上面,皇上的表情看不出任何异样,他缓缓道:“多长时间?”
众人心中一紧,看来皇帝是同意了太子提的建议。
“启禀皇上,修建堤坝最少也要三月之余。”
“三个月?不可不可。既然这次已经多派了银两,自然应该缩短工期。”
“正是,三月后又是水患盛行之际,不趁着这段时间修建,若是等到之后水患再起,岂非前面的功夫都是白费了。”
一边的工部侍郎知道此刻该出声了,他看了眼皇上,又瞧了眼太子,心中忐忑,压口气,道:“启禀皇上,确实一般修建最少也要三月。”下面人开始议论,但工部侍郎赶忙又道:“但此次投入银款过大,若是拖得久了不见成效也不可,故而再缩减也只能是两月。”
两月的时间,听起来有些紧张,做起来更紧张。
太子此刻会心一笑,转头看向工部侍郎,温声道:“大人曾经也修建过堤坝,想来对时间也了解,既然大人能说出两月时间,想必是心中有计量在的。”
工部侍郎擦擦额头上的汗,也不知道该不该解释,一边的同僚不经意摇头,劝他不要说话,于是只能嗯啊几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