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话本故事(2/2)
就这样,南宫承煜肩负起了熬药的大任。
两碗药端出来时,谢轻谣正在和莫真夸夸其谈,将自己必生听过的有趣故事都讲了一边,莫真也是听的兴起,竟然还找了瓜子来,一边嗑瓜子,一边喝茶水,那叫一个悠闲自在。
谢轻谣看着一边的药碗,问道:“诶?怎么还有一碗?”
说完,她就想起来了,她今日给南宫承煜私下说过,莫真身子也不好,另一碗恐怕是给莫真的,只见莫真闪闪发光的眼睛还在闪烁着,完全不知道之后发生的事情。
谢轻谣注视着她,柔声道:“你觉不觉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句话说的极好?”
莫真啊一声,没想到突然谈论这个,然后点头:“当然。”
谢轻谣也点点头,道:“所以,为了证明你我二人的真情实感,干了吧。”她将药碗举到莫真身前。
莫真:“……”
莫真哭丧着脸道:“主子,你不厚道。”
谢轻谣道:“快喝了吧,省的你天天晚上闹肚子。”
喝完药后,谢轻谣和莫真将那边的躺椅挪了出来,此时已经到了正午艳阳,正是小院阳光最好的时候,谢轻谣躺在上面,享受着每一刻。
南宫承煜则是将兵法书放下,开始研究云鹤送来的图纸,上面七改八改的,谢轻谣只是看一眼就已经晕头转向,不想再多看了。
莫真看的是身法册子,是郑含相送,本以为是一些街头小物,谢轻谣一开始是瞧不上的,但仔细一看,却发现里面十分精妙,问后,才从郑含那边得知,这是方城主的册子,但是一直没人用,在官府的阁子里藏着,索性给了莫
()
真让她去看。
莫真也是格外用心,里面身法的变动一边看一边学,各路招式都能融会贯通。
谢轻谣看她看的如此认真,还是忍不住提醒道:“习武之人最忌讳杂学,最好精通即可,就算这册子上写的再好,你也要融合,别学杂了。”
莫真自然是答应的,随后没看一篇都花费很长的时间。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段时间确实是有改变,显而易见的改变。身法已经让谢轻谣都有些捉摸不透了。
另一边的南宫承煜将图纸放在石桌上,用朱红笔勾勒着,时而沉着面色,时而淡然自持,又有可能带一丝笑意,总之,谢轻谣观察着他,心道,这图纸有这么难么。
南宫承煜注视到了这束目光,回头看一眼,顺便道:“要是闲的话,帮我磨墨吧。”
“我可是还受伤着呢。”嘴上说着,但已经起身,开始将朱红墨试水扮开,她道:“我记得宫里年节的时候赏过一对儿彩石,正是用这种颜色的蘸笔,颜色十分鲜艳,也不掉色。”
南宫承煜颔首,一边写一边道:“不是一对儿。”
谢轻谣没明白,问道:“就是一对儿啊,当时来礼的单子上写的是一对儿洙汾彩煊墨石。”
“拿东西是一对儿,赏下来的单子你恐怕没注意看,只是一个而已。另一个墨石送到了太子府,当时节宴是皇后顺嘴提了一句,本来皇后娘娘的意思是都赏赐给太子,父皇最后说一人一个,凑成一对儿,更显兄弟亲睦。”
“……”
谢轻谣歪头,问道:“这是节宴上说过的话?我怎么不知道?”
南宫承煜瞥一眼:“你和宁王妃中途出去了,你们没在,自然也没听到。”
谢轻谣拍拍脑袋,好像是哦,她和秦子萱经常在那边的宴上坐着坐着就溜走了,等宴会快要结束,再坐回来……
谢轻谣有些惭愧,她可能是真的没有太子妃贤惠温淑,太子妃往宴上一坐,那叫一个端庄大方,对人人抱以亲和的笑意,宛如春风拂面,深得人心。她和秦子萱则不同,宴中,你能不能瞅见两人在那儿都不一定……
当然,一般宴上人多,也没人管这些。
谢轻谣接着刚才的话道:“要是早知道你这里这么废这种彩石,就将府里的带来了。也不用你这么心酸的凑活着这个。”
南宫承煜现在用的这个十分难上色,只见他上面写一笔都是要两遍过手,否则压根就没有颜色。
南宫承煜对此不在意,反正慢工出细活儿,他指了指图上一个地方,说道:“若是从这里一直往南边,其实倒也未尝不可。”
谢轻谣道:“云鹤先生上面画的好像和你想的不一样?”
“云鹤是要做到在两月时间内赶完工期,本王不同,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却因时间受限……”
谢轻谣劝道:“没事没事,以后就总结出经验了。”
哎,不对,总结什么经验……
难道他们以后还要修堤坝?这是要成修堤坝专业户?呃。
南宫承煜道:“若是梁城此次做的漂亮,以后疆土之内都可效仿,改进后,便是利国利民的千秋之举。先积攒经验吧。”
“……”呐,这就是两人的思想不同,南宫承煜的格局还是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