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承德围棋故事 > 第四百零三章、老孟折戟(10)

第四百零三章、老孟折戟(10)(1/2)

目录
好书推荐: 降魔专家 天魂至尊传 带着灵宠去修仙 深夜医馆 江湖史事 我是天道爸爸 学习会变强 我的梦里有个外星文明 我是演技派 起源心世界

实际上这同样是一种思维偏执,比如说,孩子们幼年时期,总是见到什么都要刨根问底、问个究竟,到长大时通常就不再那么喜欢问为什么了。

而喜欢研究哲学问题的人们则不然,不仅仅年幼时期求知欲旺盛,而且成年之后更加变本加厉了。

这里必须提到人们老生常谈的所谓“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概念与定义就不说了,我们下面都尽可能用白话来聊聊这些极易令人头晕目眩的事情。

世界观其实就是一个人具体是怎么看待世界的,伟人与普通人的看法绝对不一样,甚至是大相径庭。

***年轻时,就能当众铿锵有力地道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伟大的理想。

而李铁如心里的志向,不过是能与他人一样,自食其力就很满足了;这差距,绝对是判若云泥。

这里的所谓理想,我们明显可以看得出,已经是涵盖了一个人的三观。

所谓人生观,自然是一个人怎么看待生活的,主要是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活的;这个比起世界观而言,相对略具体而微一些。价值观则要综合一些,比如世界观是比较大而化之,人生观则具体内化,价值观则深入地渗透于方方面面。

随便用儒家的一句“口号”来举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思想史上流行的观点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而后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引自孟子的《孟子》,原来说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后人改“兼善”为“兼济”,且不失孟子原义。

就是说,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

穷,多指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人生不得志。

善其身,即为使其身善,也就是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更高尚,所谓修身养性,如此而已。

“穷则独善其身”就是指,如果人身处逆境不得志,就要锐意进取,更多地注重自身品德、能力的提高。

达,即为显达、发达。济天下,按照现在的解释,就是关心公益事业,捐助公益事业。

若一个人在富贵之后,还能心怀天下,关心他人疾苦,造福百姓,那么他就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士。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

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据学者考证深受稷下道家的影响。

《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