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新颖昵称(22)(1/2)
“哎呦,怎么没看到这个?”李亚峰非常懊恼,随即认输了。
“你呀,”李铁如摇摇头,都不知道怎么说他了。
柴哥死里逃生逆转胜了,心情一下子变好了不少;笑道:“我这棋说什么也守不住了,只能寄希望于侥幸。”
他心情倒是好了,李亚峰心情大坏,黑着脸告辞。
柴哥说了两句客套话,把哥俩送出来,嘱咐他们,有时间就过来找他玩。
远离了柴哥的家,李亚峰愤愤不平地说:“柴录丰真够不要脸的!”
李铁如不同意:“这可不能说人家不要脸。人家只不过认输之前试探试探而已,哪知道你就这么禁不起考验啊?”
李铁如心底有更难听的,不敢说出来;李亚峰这两下子,说实话很有些像中国古代“纸上谈兵”的赵括!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
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
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急于求胜,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
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
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
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惨案,赵国也因此急剧衰落。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
当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赵相蔺相如也身患重病,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
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
赵孝成王急于求胜,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
秦国间谍说:“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
赵孝成王因此就让赵括当将军,以代替廉颇。
蔺相如说:“大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死调弦柱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遗留的兵书罢了,并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主将。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论战谈略,自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
有一次与他的父亲赵奢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不倒他,但是也并不因此就认为他懂兵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