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首访赤峰(8)(1/2)
负反馈对个人而言就是一种修正偏差、纠正错误、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机制。
“吃一堑”,不但要“长一智”,而且还要“长多智”。
这里,难免就要对从事下棋的人们唱唱赞歌;局后复盘,就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对待错误的正确方法。
下围棋被称为比拼谁犯错误更少、更小的典型项目,不仅对人们智力有益,对人们自身精神修养也有巨大的帮助。
其实,人们很多益智娱乐项目都存在类似的现象。
比如说,有一次李铁如打麻将;拆多余的牌组,选择八万、九万。
不料刚打出八万,随后就抓回七万;然后听牌,啼笑皆非地,听八万!
那牌他记得很清楚。手起就是三进牌,就是说抓上三张有用的牌,就能听牌。
第一圈就抓到一张,但是马上就面临着选择,有幺鸡、二条和八万、九万这样两组“破”牌组;他必须选择留下哪一组,丢弃哪一组。
经常打麻将的人,恐怕总是会为类似的情况而头疼。
根本没什么道理,李铁如只能随便瞎猜,打出了八万。
结果,当然是错了;下一轮就抓回了七万!
如果猜对的话,先打幺鸡,可能就自摸胡牌了。
然而,先打幺鸡一样也可能错,下一轮抓回三条与抓回七万的概率,应该是一样的。
于是很无奈地听八万,不一会又改为听“二、五、八万”。
随即,一位半老的牌友打出了八万,李铁如推牌声称胡牌。
那是九三年的事,当时还是放炮大家都输钱的玩法;比较不合理。
那老人家生气大骂,而且极度不解地质问,不是你自己刚刚打的八万吗?
确实是,刚刚隔了三圈牌,只不过过去了不足二三分钟。
李铁如无奈回答,我打错了。
他的回答无济于事,那人更生气了,骂骂咧咧地不停。
为什么那么难做决定呢?
从晚上吃什么到人生抉择,似乎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如此。
选择困难症是一种怎样的病症呢?
是因为不愿承担选择的风险和责任吗?如何解决?
打牌或者下棋,遇到类似的情况太多了。
无论你选了a还是选了b,都很可能会错!然后后悔不迭,觉得老天总是跟自己做对。
那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俗称“摔牌骂骰子”。
他这类不是选择难,而是无法面对错误带来的后果;或者根本就是输不起。
说起来,李铁如打麻将水平虽然不高,牌品却很不错;从来都是不言不语。
一手烂牌也是那样,基本上已经听牌了还是那样。
选择困难症的人不是很多,他们往往是比较追求完美的;很愿意把事情考虑得更周到,如果不会失败,那他们就称心如意了。
当然,通常他们都很难做到。
比如说,李亚峰就是这样的一个,富老师更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