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承德围棋故事 >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晋升甲级(8)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晋升甲级(8)(1/2)

目录
好书推荐: 降魔专家 天魂至尊传 带着灵宠去修仙 深夜医馆 江湖史事 我是天道爸爸 学习会变强 我的梦里有个外星文明 我是演技派 起源心世界

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崇拜,事实上,他对于宋明儒学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

宋明理学实际上分为气学、理学和心学三个学术派别。

曾国藩的一生除了在军事,学文方面的杰出表现,在看相方面也是佼佼者,而且还自创相书“冰鉴”。

民间普遍认为曾国藩之所以能在官场几十年顺风顺水,逢凶化吉,与他善于运用看相识人术是分不开的。

曾国藩在拣选湘军之时,就仿效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做法,招募“以忠义之气为主”、最为淳朴的农民,并加以训练。

而曾国藩帐下的将领,亦多为忠义血性之人,如江忠源、李续宾等人作战极为奋勇,“立功于天下,以节死义”,并最终获得成功。

曾国藩认为,只要有了“德”这个良好的基础,适当加以培养,必定能成大器。

另一方面,凡是德行有问题的,他一律敬而远之。

据史书记载:“旧传文正(指曾国藩)在安庆时,有乡人某来投,朴讷谨厚,将以试以事矣,一日共饭,饭有秕,某除之而后食,文正熟视之。饭后,奕既,令支应备数十金为赆。”

因为看到此人吃饭时剔除秕谷,贪图享受,就认定此人品性不端,毫不犹豫地将其打发回乡。

此人不是别人,而是曾国藩的亲外甥。

由此也不难看出他对品性的看重。

如何判定人才的道德品质呢?

曾国藩在自己创作的相书《冰鉴》一书中指出,应该从神骨、刚柔、容貌、情态、须眉、声音、气色这七个方面来进行。

他认为,观人应先观其“神骨”,即眼神和面庞,因为“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眼神清澈、坚定之人,往往品行端正;眼神浑浊游移之人,往往为“败器”、“隐流”。

一个人如果天庭饱满,枕骨充实,太阳骨平正,眉骨明显但不过于突出,颧骨不凹陷,那么这个人就一定是国家的栋梁。

在观察完面貌之后,要有考察这个人的脾气秉性是“刚”是“柔”,性格是否沉稳,思维是否缜密。性格过于刚硬,则难免粗鲁;过于阴柔,则易愚钝。粗鲁愚钝之人,皆难堪大用。

只有刚柔相济,才能有所发展。

“听其言量其心志,观其行测其力,析其作辨其才华,闻其誉察其品格”,亦即通过人的外在形态来体察其内在精气神,从而由表及里地洞悉其内心和志趣。

虽然有点类似于“相面术”,其实也很有科学依据。

刘铭传受李鸿章的推荐,慕名拜访曾国藩。

与刘铭传一起拜访曾国藩的还有其余两位书生。

为测验他们三人,曾国藩故意在约定的时间里不露面,让三位客人在客厅里等候,自己却在暗中仔细观察他们的表现。

结果其余两人都显出非常不耐烦的样子,唯独刘铭传平心静气地欣赏墙上字画。

曾国藩出来寒暄后,询问客厅中的字画情况,只有刘铭传答得头头是道。

刘铭传因此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和推荐,后来成为我国历史上的首任台湾巡抚。

在曾国藩看来,识人用人的目的,是为了“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

由于出于公心,为国选才,曾国藩得到了大多数人的称赞。

经曾国藩一手提拔的左宗棠,曾经一度因为一些过节绝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