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八章、两会前夕(11)(1/2)
在那子看来,这俩都是浪费时间有瘾,不浪费差不多誓不罢休!
他这么一说,李铁如都忍不住笑了。
他帮腔说:“那时一般都是稍微想一想后续变化。怎么都不可能随便浪费时间。”
这是体现了两种人思维方式方法及习惯的不同。
说来说去,比较低等级业余棋手们下棋,都是在采用剪枝法。
水平相对低的棋手们,是几乎不堪入目的剪枝,极度粗放。
眼前只要过得去,大家就敢于招呼,甚至不顾之后、未来会如何!
通常最多看看两种不同选择,至多默算十步棋以内。
再多根本做不到,超出了能力范围。
水平相对较高、而且习性保守的如张伟、李铁如,采用的是相对负责任的剪枝法。
会尽可能多纳入不同选择,尽力全部、全面去运算......
实话实说,总是这样,对他们棋力的提升是大有好处的;但过于勉为其难。
他们审慎的态度是好的,但具体到比赛,他们的精力体力分配大大成问题。
而且,他们的思考偏于保守,往往退让过多,反击过少过晚。
如此,对上较弱对手,赢棋也比较吃力;对上高手,给对方的压力也嫌不够充分。
实际上,包干计时的比赛,过慢固然不好,过快同样不好,用时适中最好。
适中的标准有二。
其一,必须是够用,最理想是最后结束时剩下不到一分钟。
其二,是力求比对手剩余时间多。
过慢的话,越到后面急需时间考虑,你时间越少,压力越大,也越紧张。
过快是相反,很容易出现随手而遭受巨大损失;即使你比对方多半小时时间,可能也没用。
那子没辙了,之前他不了解内情,现在明白了一些,却一样也没有解决办法。
无奈之下,他赶紧转移话题:“我再说说你们俩的第二个弱点吧?”
幸好李铁如他俩都是沉得住气的慢性子,对他的批评没有任何不耐烦。
对方提意见是出于好意,这样他们肯定会接纳;意见本身如何是另一回事。
李铁如说:“说吧,别客气。”
那子看了看张伟,见他没表示反对,这才放心继续喷。
“我看别人比赛都没啥,最多是着急;看你们俩比赛,特别容易生气,知道为什么不?”
张伟和李铁如看着他,齐齐摇头。
那子说着生气,表情立即就已经换了。
“最生气的,你们俩姿势一模一样,永远低着头,从比赛开始,一直到结束,从来都不抬起头!简直是打死都不抬头。”
张伟和李铁如茫然对视。
意思是,有吗?
不清楚啊,也许是吧?
他俩这一点的确是这样,专注思考,浑然忘我,根本想不到抬头东张西望,也顾不上。
另外,他俩不明白,这也是一个缺点吗?
那子气呼呼地说:“可惜没有给你们录下来,让你们自己亲眼看看。”
李铁如懵懂地插问:“一直低头怎么了?莫非你是说,对颈椎不好?”
“咳咳咳咳......”
那子被他气得直咳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