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升段大赛(6)(1/2)
我说我觉得这孩子值得一试。
去年上海棋院也开始招收小孩了,他就去了上海棋院,结果去了之后,作业逼得他根本做不完,又赶上疫情,就也停摆了。
他妈妈一直说要在棋院附近租房子,也没有租。
他爸爸还是希望他能好好学习。
我们就什么招都没有了。
我觉得好可惜。
你说像以前吴清源的师父濑越宪作的年代,或者韩国棋手曹薰铉和李昌镐师徒流行的内弟子制度,找一个有天赋的孩子住在我们的家里,跟着我们学棋,是很不现实的事情了。
哪个家长会放心呢?
时代确实不一样了,像我和乃伟那个时代,下围棋可以解决我们的生计,围棋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为我们带来还不错的收入。
现在的家长可不这么认为,前几年乃伟拿了一个全国比赛的冠军,有家长说,芮老师拿了冠军,哎呀,奖金才20万啊。
我们觉得20万已经很好了,但他们觉得太少了。
所以我现在的心态是,孩子到了五年级,功课确实很忙,或者他去美国了,他搬家了,不能在我这里学棋了,没关系。
只要他心里还是很喜欢围棋,一旦有时间,他想下一盘棋,动动脑筋,我就会很开心。
如果他在学习的时候,比如说背英文单词,他能通过以前下围棋的经验悟出一些巧方法,那也是我想要的效果,我也没白教他们。
其实教小孩子对我来说很简单,也谈不上特别大的成就感,教棋的成就感都在后面。
你教的时间长了,你的孩子会越来越多。
经常有比我个头还大的小伙子见到我,把我一把抱住,有时候还啃两口,说江老师你带的我,那真的是桃李满天下的感觉。
alphago团队、湾区的好多律师、医生,都有我的学生,我觉得这些都很棒。
上面简单说了说,少儿学围棋方面的事。
总的来说,中国少儿培训市场非常巨大,而围棋仅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小部分。
我们中国家长绝大多数都非常理性,普遍奉行实用主义,量入为出。
说回到这次升段大赛。
杨老师率领几个临时裁判,忙活了半个多小时,才终于把赛场布置妥当。
临时裁判有张立民、张五民、老毕,还有承德县的吴成玉。
人家老吴本来是准备参加比赛的,临时被“抓”了壮丁。
赛场安排在了五楼。
成人组占了一小部分,少儿组占了大部分。
半个多小时中,赛场人来人往异常喧闹。
还有一个可笑又遗憾的插曲。
原定,张伟与李铁如、邢秋悦三人组成双桥区队参加团体比赛。
李铁如和邢秋悦都很高兴地表示同意。
不料,临时得到消息,张伟弃权,称有事不能前来参加比赛。
之后大家弄明白了内情。
市棋协组队,初定是由杨剑业6、杨佳悦业5加上张伟三人组队的。
不久又改了,陈小军加入了市棋协队。
张伟被改派给双桥区队。
事到临头,张伟才发短信,称因故不能参加。
杨老师气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