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己亥大赛(9)(1/2)
返回到下围棋这个小项目。
延续上面的观点,自古至今,没有人能够不犯错误;下围棋自不例外。
那么,我们对犯错误这个不可避免的现实,理应宽容一点。
我们追求的,毕竟只能是尽量少、尽量小,而无法杜绝,无法没有。
这个宽容,既应该是对他人,也不该不包括自己。
再返回说说柯洁那盘棋。
终局前,朴廷桓黑棋盘面领先仅一二目,无论如何都是必败的棋。
大部分类似情况,黑方都是可以“有风度”地直接认输。
这个所谓的保持风度,潜台词是,在必然失败情况下,不该继续胡搅蛮缠;那样做,是在玷污棋谱。
说得再严重,就是亵渎围棋。
这种说法,是基于“美学”,基于对艺术的崇尚和拳拳爱护之心。
但为啥说,可以认输?
实在话,不认输不可以吗?
当然不是!
斩钉截铁!
坚决不认输,非要坚持收完单官,然后认真数棋;这样,完全不违反任何规定,没毛病。
为什么明知必败,还要坚持?
这个,可能有不少原因。
但韩国棋界,这么做是非常司空见惯的事;绝不是仅仅朴廷桓自己。
他们有意识那样做,是有明确理由的,也是挺有必要的。
那样做,有一个别致的说辞。
叫做,淡定等勺流。
而且,其开山鼻祖,大致上,只能是归到李昌镐头上。
所谓淡定等勺流不难理解。
顾名思义,就是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棋,等待对手出错!
这当然不是大李独创,更不是首创。
我们可能都知道,孙子兵法中有云:先为不可胜。
大李是现代围棋界中,把这一点做到了登峰造极地步的第一人。
那么,推而广之,最后阶段,仍静静等待对方犯错误,希望侥幸反败为胜,非常不合理吗?
还是那句话,人,总是会犯错误的。
这不,柯洁一不耐烦,就不慎犯了不该犯的错吗。
难道说,你犯错反倒怪对手吗?
上面这一大段内容,一是强调,我们都会犯错误,甚至是绝对不应该的错误;但是,还是放过自己吧。
二是正名。
等对方出错,趁机战而胜之;这么做,很正常。
最起码,不丢人。
输了才丢人呢。
捡漏赢,也是赢。
甚至不必抱歉。
完胜也是2分,逆转胜也是2分。
而且,所谓的完胜,通常也都是建立在对手出错的基础上的。
不一样的是,人们比较更容易忽略或原谅前半盘出的错。
棋手通过利用对方前面较小的、不易察觉的错误,而最终取胜的,通常被认为是完胜。
相反,棋手前面明显落后,后面利用对方失误而最终获胜的叫捡漏。
前者被大众视为水平高的提现,后者往往被视为运气好而非水平高。
这样看待,也未尝不可。
但是,李昌镐是例外。
在他制霸世界棋坛数年之后,尤其是他捡漏一而再再而三,简单到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之后。
人们才不得不痛切承认,捡漏也是一种高水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