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寒夜行动(1/2)
公元43年11月4日凌晨三点半,半人马星系伽马行星未知地区。
黑漆漆的夜里阴风阵阵,但每当踩在脚下坚硬的石头上的时候,全副武装的许寒冰才默默的感到一丝安慰。一个小时前,三艘登陆艇按计划安全着陆以后,三小队便与其他四个作战小队分道扬镳,各自执行各自的任务。因为实行灯管静默管制的缘故,许寒冰和所有队员一样,使用头盔中的热敏造像功能,而就在他们的头顶上,由于没有大气而显得异常状况的星河胜景像是在嘲笑他们的暴殄天物,照耀在这远方星球用沙石铺就的地面上,反射出别样的神秘色彩。
根据智脑的地图,三小队现在的位置位于伽马行星的北半球无人区,先前伽马行星的人类殖民地三个大型城市及十几个小型据点全部在行星的南半球建立,而北半球由于环境恶劣,虽然矿产资源优于南半球,除了少数人类据点外,并没有建立殖民地城市。
虽然穿着内衬防寒服,零下十度左右的气温还是让许寒冰有些手脚哆嗦,他尽量减缓呼吸频次并加大肢体动作的幅度,但是保暖效果甚微。就在这时,智脑显出一行文字:“蜂鸟:立即向我靠拢,全队集合休整十分钟。”
蜂鸟和亚当的位置就位于许寒冰的身后,他们找到了一个可供九个人隐蔽的小山坳,许寒冰冲着亚当点了点头,看着前方成散兵突击阵容的队员向后靠拢,直到最后一个人走过他的身旁时,才转身向后方走去。这是作为掩护小组的职责,许寒冰在学校时就清楚的知道,任何冒险的举动在陌生环境的行军中都是找死的行为,所以在真正的战场上,他始终保持冷静而谨慎的头脑,不被倦怠的身体和寒冷的天气所支配。
不一会儿,三小队在围坐在一起,开始原地休整。
谢尔盖大大咧咧的打开了头盔前盖,将半个脑袋露了出来,隔着氧气罩对许寒冰嗡嗡的说到:“寒冷的天气有助于头脑清醒!小时候我在家乡,经常零下二十多度光着屁股在雪地里追北极熊宝宝玩!你知道北极熊吗?那可真是个大家伙,白色的熊,站立起来比我还高两头!”
许寒冰点点头,狠狠吸了两口嘴边导食管的营养水,回答道:“我在图册上见过,是个漂亮的大家伙,不过你最好把头盔盖上,希塔里亚星盟的探测器是有热感应功能的,你裸露的头颅在它们的眼中就像灯泡一样明显。”
谢尔盖满不在乎的指了指身后正在撒尿的马库斯,咧嘴笑到:“不义的人,如果我的头是灯泡,那马库斯现在就是在做荧光棒!”
许寒冰无奈的摇了摇头,不经意间仰头望向星空,静默了一阵,说到:“你知道吗?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地球,去到这么远的行星。我没有想到,没有大气的星河竟是如此的美丽!”
谢尔盖鄙视道:“无知的地球人,我在火星上早就看了几万遍了,根本没有什么特别!”
马库斯这时也过来凑趣道:“讲真的,我还没去过母星地球,每次看图像上面的蓝天、白云、河流和漫山遍野的植物,我就很兴奋。据说我的祖先在一个叫做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地方,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去一次!”
就在这时,蜂鸟冲着谢尔盖说道:“307,盖上你的头盔盖子,我们该继续出发了!”
他站起身来,拿起靠在石壁上的动能武器,接着说道:“根据烈火号的高空侦察无人机发来的最新情报,在我们的前进方向1000米处,有一个热敏信号,看轮廓像是希塔里亚星盟的临时据点。由于地形原因,我们无法直接绕过这个据点,所以准备好作战,我们把它打掉后,继续出发!接下来,三小队成‘钳形’突击队形,其中,一小组右前方,二小组左前方,三小组居中策应,务必迅速全歼所遇之敌!”
公元43年11月4日凌晨四点钟,半人马星系伽马行星未知地区。
经过差不多二十分钟,三小队终于发现了希塔里亚星盟的据点一个棱形的巨大武装碉堡。许寒冰和蜂鸟匍匐在一处陡壁旁,只见在不远处狭长沟壑处的山坡上坐落着一个宽逾二十米,长逾三十米的棱形碉堡。碉堡的四周散布着四个飞行探测器,和三处静默着的高逾五米的装甲机器人。在棱形碉堡的顶上面,一座类似灯塔的东西闪着黄色的亮光,时不时的掠过周围的地面,似乎是在扫描着敌人的踪迹。
许寒冰看了看智脑的分析:
“希塔里亚星盟b级武装移动碉堡,常用于地面防守作战,常规配备有飞行探测器(探测范围十公里)四只、a型武装作战机器人三台、激光炮台两座、生物扫描仪(探测半径100米)一座。
b级武装移动碉堡为远程操作战略武器,没有人员驾驶,一般为驻守及远程探测作战用,危险程度为中等。
建议使用战术:
1、使用动能武器2型激光弹头远程爆破生物扫描仪,防止碉堡中央核体开展运算;
2、使用动能武器1型电磁弹头爆破飞行探测器及a型武装作战机器人,防止飞行探测器发送信号;
3、动能武器3型光棱弹头爆破激光炮台,并使用动能武器4型穿甲弹头爆破内部控制装置(所在位置如图所示)。”
蜂鸟似乎是对此谙熟于心,冲着许寒冰做了个返回的手势,两人便离开了观察点,和隐蔽在周围的其他成员会合。
在一处天然形成的岩石山洞中,三小队开始了战前布置会议,蜂鸟作为小队长,被队员们围在中央开始布置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