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水源(1/2)
每次较大的收获之后是一段相对平淡的生活,大量新鲜肉食保鲜时间只有几天,潮湿空气和无处不在的各种虫子会污染食物,一旦变质有了异味常冠是不乐意吃的,明明可以进一步加工处理避免变质为什么要放臭变质?除了熏制,有了足够的盐之后还可以腌制,阴干的肉干风味独特,不沾水可以延长几倍保质期。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没干别的,在家专门处理食物,把还未进一步加工的食材切块吹晾脱水,然后收进仓库。
远道而来的大头蚁到底在给它们留出的位置驻扎下来,新做了窝,挖出来的蚁窝材料重新分解一点没浪费变成了新窝的建筑材料,它们倒是小心,吃过一次亏,新窝藏在树根下面,走近也看不到全部蚁窝。
蚁皇住进去之后,每天只能看到少数大头蚁进进出出,一点不见外,理直气壮圈定了领地,连习惯了满领地乱窜的灰头靠近也是剪刀般大颚招待,后来灰头都不往那边去,乖乖在安全地方活动。
常冠还以为领地里有了大头蚁可以就近观察它们的行为习惯,结果也没有特殊待遇,忘恩负义的虫子才不管你是谁,靠近领地即是敌人,闻到气味直愣愣冲过来驱赶,也不看己方群体实力到底够不够形成战斗力。
简直是那个庞大群体的翻版,每天出动固定的成员有迹可循的觅食巡逻,常冠弄不清它们的繁殖周期,本以为至少不用走远路去土堆抓大头蚁,哪知道多少天也没见外出觅食的虫子增加,它们是蚁皇最后的保护力量,没了它们守卫,蚁皇成了光杆司令顶个屁用,为长远打算,常冠没少给它们投食,自然是肉包子打狗了。
唯一的好处是大头蚁们依旧勤快,捕杀各种虫子迅速凌厉,尽管只是清理它们圈定领地里的范围,对其他地方有连带影响,明显感觉得到平时难以招架的吸血虫子没了往昔猖狂气焰,一物降一物果然有道理。
看来想要等待家里的大头蚁发展形成规模需要相当的时间,常冠不准备让它们发展成土堆那样的大群体,反客为主占了自家领地就不好玩了,控制它们的数量往食物采集点的方向发展才是想要的结果。
围绕水潭的大片好地段不能任由它荒着,新长出来的灌木藤蔓树木野草纠缠无法产生丝毫价值,再清理了一遍,把菜园的篱笆往大了扩张,只要能圈进去的土地都不落下。
富余的空地才种下各种种子。这些种子来历千奇百怪,有的是外出时见到某种植物觉得它有用处顺手揪下来的,有的是草原上新发现的植物,有的则干脆没有仔细研究用途,没有过细分类,一股脑种进土里。
等到它们生长发芽,才能慢慢研究这些新加的植物到底有没有利用价值,到时候筛选一遍,把无用的剔除,也算是丰富了关于植物的知识。至于另外一些已经熟悉的植物,积累下一定种植经验,紧着好地段种植。
趁着植物爆发式生长的这一段时间,采集到了心心念念几样产香料植物的种子,这一向是当做宝贝的好东西,按照生长习姓分别种在近水地段和远水地段。
对比寒季之前,菜园的面积起码扩张了三倍。到了目前为止,菜园才算有了让人满意的产出,达到了常冠的心理预期。
再然后就是水池。
关于水池如何改造其实是有计划的,没少观察周边地形,尤其是围绕着水潭周边一圈。
水潭是长久的稳定水源,从常冠看到它的时候,它就从未枯竭过,神奇的是,上一场大雨,密林里四处溢水,季节姓河流只需半天时间能翻脸变成滚滚浊流,发展成洪水并不稀奇。
但是,水潭受到的影响很小,涨水也涨得有限。
很明显,水潭底下另有乾坤。
其实从一些痕迹能够推断出水潭的发展历史,围绕着水潭一圈有很大的面积黑色沉淀物,是过多植物集中死亡残骸累积的证明。
说明很可能在很久以前水潭的面积远不止眼前这么大,它极有可能是一个水塘甚而是一片广阔水域。
虽然它到底没能抗衡岁月的侵蚀正逐渐走向枯竭,很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彻底消失在密林中,但它到底是存在过,支撑它存在的根本也还没有消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