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车间从不亏人(2/2)
喷织车间的事唐全劳如数家珍:“1995年2月13日,喷气织机铺车调试仍在继续推进,生产步入正轨,顺利完成了试生产与正常生的的接轨工作,70%的操作工人达到了看台定额,到了四月下旬,当外方技术人员离厂时,喷气织机综合生产效率达到了80%左右,当时,有些人认为在这以短的时间以内,达到这么高的效率已经很不错了,这个洋设备终于发挥作了。”
说到这里,唐全荣把大家环视了一圈,看到大家听得很投入很认真,他的心里非常高粉,他稍微停了停说:“而我很清楚,这不光是洋设备发挥了作用,而是我们操作这些洋设备后面的女工发挥了作用,所以,你们为车间所做的一切,车间永远不会忘记。你们都是进城务工人员,来这里就是为了挣些钱,所以,那时我们代表车间一再向厂里申请,给喷织车间的一线挡车工全部给予了一次特殊奖励,给每人平均多发了42块钱的奖金。”
“尽管这样,但我们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间加强了浆纱工艺研究,把好轴率作为浆纱值车工的考核指标,提高下机浆轴的可织性,同时,对喷气织机的值车工的劳资进行了二次分配办法,实行计件工资制,把喷织效率、下机一等品率、产量和浆纱值工工资挂钩,正是我们采取了这一系列的办法,我们的车间的综合生产效率才一下子达到了88.3%,这也创造了国内delta布机综合效率的先进指标啊!海内外兄弟单位和各级领导都肯定了我们的工作。“唐全荣说。
说到这里,唐全荣把他的光辉岁月全部讲完了。今天终于借着绩效考核的话题,把自己当年为浩达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屡屡战功讲给了大家,他顿时觉得浑身舒畅,他真希望能把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些战果写进浩达棉纺织厂厂史。
唐全荣一口气讲了这么多,他突然停下后,房子里居然静得能听到针掉落的声音。这么多听众的专注和投入让他高兴极了,他今天还想多说两句,然后,他赶紧将话峰一转,又回到了绩效工资上了。
他说:“大河没水小河干,你们都想想,如果不是我们车间几年来的努力,我们能有今天的基础吗?不瞒大家,对于绩效考核我还没有吃透,你们的劳资员王莉也是边干边学,希望大家多一点耐心,相信她是会把这个东西弄懂的。原子弹再复杂那也是人造出来的,人家能造出原子弹咱就研究不透kpi?”
“但是不管怎么说,咱们车间从来不亏人,亏人的事我也不会做!如果谁的账这回没算对,那就重新另算,该补的钱下个月补上。”唐全荣说,“大家努力工作,趁年轻多挣点钱,过几年,你们结婚时就有了嫁妆钱了,就能给家里分忧解难了。”
唐全荣的话让在座的年轻女工们羞答答地低下了头,但她们心里却涌动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