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八、把粮价打下去(2/2)
嗯,大面积救灾,可不像当初解决十几二十万人的难民营那么轻松了;几千万张嘴啊,每个月的口粮钱,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嗯,只能出些开挂的招数了,不然真不行了。
杨孟晗摸摸鼻子,想想后说道:二阿哥,安徽、苏北是有一些矿藏的,我回头把资料给你;这样,政府既可以拿地下的矿产资源换股分红,还可以坐地收矿产税呐。嗯,应该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了吧?
二阿哥点点头:这样就好办了,贷款也可以拿股权抵押了。
杨孟晗:嗯,二阿哥,还有就是,在这两省,也可以办一些工厂呀;嗯,比如,像江宁,内城墙到外城墙之间,好大一片区域,现在都是无主之地,是吧?
二阿哥孟曦:嗯,应该是的,城区周边,本身就有不少是官地;其他地方,即使是有主的,原主人经长毛一场大乱,也大多数户头都没有人了。
杨孟晗:那就这样嘛,就是个别地块是有主的;府台衙门也统一以公价收回来,或者以地换地补差价嘛。然后,集中起来,成片地卖给房地产公司,来统一开发成商业区和高档住宅区。还可以把城郊远处的官地,转变成工业区。这样几弄几弄,不但江宁几年就恢复昔日繁华了,在工厂和工地做工,自己就能养活自己了,就不用官府发救济粮了呀。而且,工商业税收,也会大幅度增长。嗯,政府慢慢就财政宽裕了,也有钱买粮救灾了,一如沪上的发展模式唉。
二阿哥一听,满脸愁容,顿时云开雾散了,笑呵呵地乐开了;那指头点点杨孟晗,说道:嗯,孟晗,还是你歪点子多,这样开矿的、修路的、建房子的、进厂做工的、给人当伙计的,饭碗多了去了;再加上移民,运出去一大批;真正需要救济的,就不会太多了。嗯,更好彩的是,新东方地产的好事,还可以有江宁版的呀;呵呵,那就自然可以有庐州版、安庆版、芜湖版、扬州版啰,可以有无数的版本啰!
那还愁什么救灾款项来源的问题?
杨孟晗:嗯,二阿哥,为了保证救灾款不断档,年年都能收到点;公家的地,也不要一口气,全卖完了。前面只要开发一部分,后面相邻的地,也就金贵了,还可以把土地价格卖得更高些。
这句话,倒是深深提醒了二阿哥孟曦,他死死地记在心头了。
后来,就拿大把的银子,四处圈地;新东方地产,成了国内最大的城市地主;再后来,成了国内最大的房东;几十年后,其实是躺着挣钱了。嗯,这是后话。
杨孟晗:二阿哥,现在往北边运粮,放开没有?
二阿哥孟曦:二月底,听到何丛山没抓后;三月份,我们就逐步放开了;现在,在调整运力,增加航次。天津的米价,已经在一步一步回落了;但是,北方粮价,怎么压,还是比南方贵一些。其他地方还不知道,四九城的米价,基本稳定在一担三块夏洋,面粉价格是四块一袋一百斤。
嗯,怎么听着,大夏银洋,堂而皇之地,明晃晃地,在四九城四处横行了。我大清衮衮诸公,都看不见吗?这是好大一件事汕,好不好?
杨孟晗摸摸脸:大夏银元四处泛滥,我大清就没人知道担忧着急吗?
二阿哥孟曦一乐:儒生和旗大爷,哪懂这个袖里乾坤弯弯绕。我们随口解释说,这是我们卖茶叶、生丝,赚回来的银元;他们就乐不得地接受了,根本就没往深处想。现在,大夏银元,不用称重、不用分割、不用折色,用起来还方便很多;嗯,大夏钞票揣兜里就更方便了。喝喝,不是大夏银元和纸钞,商家还不乐意要呐;因为,他们进货时,还要折来折去的,老费事了,太不方便了。
杨孟晗:那我大清的大钱、纸钞呐?上哪去了?
二阿哥孟曦:不知道,是不是拿到西边糊弄人去了,真心不知道。反正,买粮食、买大夏新鲜玩意儿,就得用大夏银元;不然,咱们这条线上的商家就一概不收。嗯,现在在四九城,崇文门收税,都指定收大夏元了。这是翁中堂出的主意,上下都说好了的;给京城八旗的俸禄,就是用崇文门收上来的大夏元支付了,不再用大钱、纸钞胡乱对付了。嗯,现在,在崇文门当值收税的旗人,眼睛都瞪着呐,这关乎到大家的薪水啊;谁敢拿大钱、纸钞糊弄事,先拖边上死打一顿再说。当然,上面也三令五申,告诫八旗子弟,在京城,不许用大钱、纸钞,强买强卖了。再加上米价也落了,面粉也便宜了;现在,京中旗人日子能勉勉强强地过下去了。个别闲散旗人还敢捣蛋的,官府真下重手管束了。嗯,现在这样,也有一个好处,没人再敢拿对外贸易、进口大米小麦说事了;谁敢再叽叽歪歪的,旗大爷们都把眼睛竖起来,先用吐沫星子淹死他了。呵呵......
好嘛,听着这个喜庆!我大清自己把自己的货币,主动麻利地,给辟邪剑法了!
杨孟晗听着,笑笑,想想也没什么奇怪;另一个时空,我大清遍地翻滚的是墨西哥鹰洋;只不过,现在换成了大夏银洋而已。
另一个时空,后来各国纸钞,也是在我大清国内,畅通无阻,横行无忌。等我大清有点醒过味来,都是光绪年间了;彻底明白过来,都已经民国了。
嗯,也就是说,儒生和旗大爷们,到死也没明白,货币信用,是个什么东东!
杨孟晗:二阿哥,两江按现在这个办法,应该问题不大了,算是能应付过来,可以稍稍放心一点了。但是,中原地区,尤其是山东省,新东方洋行,关注得少了一点啊。嗯,河南现在是鞭长莫及,想管也一时管不到,只能先摆一边。
二阿哥孟曦:嗯,孟晗,不是没关注,是一时不好切入,没有抓手啊。丁心斋老先生,去年找我时,我就拿一只眼睛瞄着了。不过,孟晗,山东的情况很特殊啊,这些年折腾下来,山东民间困顿不堪啊;就是把粮食运过去,也没几家能买得起啊。在山东免费赈灾,一来杨家做起来,名不正言不顺;还容易让四九城里,紧张上了;认为我杨家这是邀买人心,有不臣之心。再者说了,几千万张嘴,免费赈灾,杨家把自己卖了,也花不起这个银子啊?
杨孟晗听着,也有点沉默无语;嗯,二阿哥和自己的想法差不多;特么的,不管不是,管也不是。
这有点两头难了,还是个暂时无解的命题唉。
杨孟晗:嗯,二阿哥,不管怎么讲,还是能做一点是一点;我这边,准备找个什么说法,在那边办团练。你那边,还是想办法运粮进去、运人出来;嗯,买得起粮食的,就在家里守着田园;买不起粮食的,就乖乖移民出来吧。别在那一亩三分地里干熬着、死靠着了;短时间内,那块土地,真的养不活那么多人了。嗯,也跟各方面协调一下,在山东,设一到两个移民点吧。
二阿哥孟曦:嗯,凌幼樵跟我说过好几回了,让我想个什么办法,先把胶澳港,慢慢圈下来;他想在那边建一个海军基地呐。他还说了,要是我们能控制山东的话,海军母港,就准备放在那边;他说,目前看来,挑了几个地方,只有它的港口地理、水文等等条件,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