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编制升级(2/2)
是的呐,后勤也是战斗力嘛!
如果是阿尔贝.皮埃尔去法军前线做参谋长,法军克里米亚战争的战损,肯定会下降很多;可是,没有人关注阿尔贝.皮埃尔在东方的工作业绩,都认为那是在开聊斋、在讲故事;俺们法国的,才是世界上最好滴!
如果按照阿尔贝.皮埃尔的思路,师部的编制,在两三千人左右;每个师的编制,因为每个步兵连增加一个小编制两个班的迫击炮炮排,四门迫击炮,额定编制二十五人;每营增加七十五人,每团增加三百人,每师增加一千二百人;这样算下来,每个师满编后达到一万四千人左右。六个师满编,达到八万四千人;就是把现有的三万新兵全用上,还有两万四千左右的兵员缺口;而且,军部警卫营也要扩编,军镇抚部执法队也要扩编;再考虑要给升格后的海军陆战队增加兵员,给南洋纵队扩军;这样算下来,差不多要再招四万新兵,才能把所有新增岗位编制填满。
招兵不算太麻烦,但是,野战医院能不能配齐,恐怕真是个问题,困难肯定不小的。
杨孟晗:子詹兄,野战医院这一块,现有医务人员,能够配置得过来吗?
方子詹:一个师一个连级野战医院,还能够勉强配置得过来;我们后勤部的规划,将来条件允许了,在每旅配一个前线小型野战医院;这样,各师师部医疗队也是营级编制,前线旅一个连级小型野战医院,师部是配设营级总医院。嗯,眼下只能是个规划目标;这个计划,估计至少要两三年后,才能逐步实现。
杨孟晗:子詹兄,武器生产,现在没有问题吧?
方子詹:夏普斯步枪和拿破仑炮,生产工艺已经比较成熟;现在,我们的技术熟练工人,已经不少了;今年又新上一条生产线,应该没有问题的。按现在的产能,犹太人那边的供应也不会耽误;我们还有部分余富,卖给东南亚各处华人华侨做自卫武器呐。
最后,在师级编制确立后,讨论到军队的名称问题时,反而热闹了。
七嘴八舌的,五花八门的;更多的意见,倾向于叫淮军,或者定远军,这两个名字,还是蛮有这个时代特色的。
可是杨孟晗还是有点嫌弃这两个名字,听着怎么都像是一支地方军阀部队的名字,一点不大气。地域性太强的名字,总给人一小家子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总要英才荟萃才好;一听就是亲套亲的,老乡连老乡的,地方特色太强;会让很多天下英雄,望而却步的。
最后,看大家抓破脑袋,也想不出更好的名字。杨孟晗干脆武断一回,把军队的名字定为:
卫国军!
军队名字定下来了,接着就是升迁任命环节了。
综合了镇抚部、参谋部及其他各单位的意见,杨孟晗最后签署如下命令。
卫国军军部机构各部门任命如下:
军长杨孟晗,上将军衔,从一品提督。
后勤部长方浚仑,少将军衔,从三品;兼任军事医学院院长;
镇抚部长袁祖志,少将军衔,从三品;兼任陆军军事指挥学院院长
参谋长阿尔贝.皮埃尔,少将军衔;
情报部长何鼎成,准将军衔,从四品;
后勤部副部长龚振麟,准将军衔,正五品;兼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丁拱辰,上校军衔,正六品。
陆军军事指挥学院常务副院长,克洛德.夏尔,上校军衔;兼任教导营营长。
海军军事指挥学院常务副院长,伍德.肯森,中校军衔。
副官室主任童孟萍,中校军衔,正七品;兼任警卫团团长。
军参谋部副参谋长,赵宇民,军衔上校,正六品。
军事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家沧,中校军衔,正七品;兼任后勤部医务处处长,军事总医院院长。
下属各单位任命如下:
任命陈昱之为第一混编师师长,军衔准将,从四品;
任命陈昊之为第二混编师师长,军衔准将,从四品;
任命何鼎桂为第三混编师师长,军衔准将,从四品;
任命方浚耜为第四混编师师长,军衔准将,从四品;
任命蓝新宇为第五混编师师长,军衔准将,从四品;
任命武绍荻为第六混编师师长,军衔准将,从四品;
任命凌启德为卫国军海军司令兼本土分舰队司令,军衔少将,从三品;兼任海军军事指挥学院院长。
任命艾伦.盖尔为卫国军参谋部副参谋长、卫国军海军参谋长,准将军衔;
任命陈旻之为卫国军海军南洋分舰队司令,军衔上校,正六品;
任命袁祖茂为卫国军海军东海分舰队司令,军衔上校,正六品;
任命钱芝化为卫国军海军陆战旅旅长,军衔上校,正六品;
任命周立春为大夏独立纵队司令,军衔少将,从三品;
任命凌启珙为大夏独立纵队镇抚部部长,军衔准将,从四品;
任命闵路杭为大夏独立纵队参谋部部长,军衔上校,正六品;
任命蓝大盛为大夏独立纵队情报部部长,军衔上校,正六品。
任命常孝候大夏独立纵队第一混成旅旅长,军衔上校,正六品;
任命杨孟林大夏独立纵队第二混成旅代理旅长,军衔中校,从六品;
任命周秀成大夏独立纵队第三混成旅代理旅长,军衔中校,从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