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潮声月影谁与归 > 三百四十四、一鸡死一鸡鸣

三百四十四、一鸡死一鸡鸣(2/2)

目录
好书推荐: 炮灰笔记一点零 萌狐要修仙 一剑破千尘 打铁女帝 今天就是末日 心有明月光 极品丹童:掌门,喝药啦 汉边 秽街区 我是一名机器人

而且,非常非常不好彩的是,遮位,又是一个赫舍里啊;虽然前面那位丧门星,是满洲正黄旗的;可他俩都是赫舍里,鬼知道他们是不是一家子呀;要是他们真是一家子,自己不又是死翘翘了。

嗯,袁甲三现在是真怕了这些旗大爷了;这帮旗大爷,真不好伺候啊。你没能耐不行,不几天就让人家嫌弃了,随便找个理由,一脚把你踢老远;可是,你能耐大了更不行,嗯,尔等汉人怎么可以比我们这些当主子,本事还大涅?仆大欺主,滴个怎么可以嘞?

结局往往是,比那些没本事的,结局还要惨上几分;被弹劾下狱,一点都不算意外;他项城袁午桥,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拿到兵部行文调令的袁午桥,心里还是郁郁的,提不起精神来;于是乎,就信步来找何棣珊喝酒。哼哼,这在京中穷晃着四处申冤的这两年,袁甲三日子可清苦得很;嘴馋了,就隔三差五地,上何棣珊家蹭吃蹭喝;嗯,谁让何家是全国有名的、数一数二的土财主、狗大户呐。而且,何棣珊也是一个好客的主人,能喝能侃,是个好酒伴。何棣珊为人虽然十分方正,但是一旦跟他对眼了,投脾气了,他也很四海的、很李白一样的人物。掏钱请人喝酒,从来就不扣扣索索的,大方得很;像袁甲三这样,这一两年,有可能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接济点米粮,也是不在话下,小意思的。

嗯,袁甲三袁午桥是三十一岁那年(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考中进士的;比棣珊公中进士,实际上足足早了十年。而后,他顺利步入官场,先后在京中担任礼部主事、充军机章京,累迁礼部郎中;道光三十年(1850年),调去都察院担任御史、给事中。总之,一直也是清贵的京官儿,履历与官场轨迹,跟棣珊公差不多;袁午桥算是前辈,或者说是学长,两人一直有很多职务上的交接,一来二去的,自然交情不浅;尤其是袁午桥现在落难了,伸手拉一把,这点香火情,还是必须有的。

方子严、方子聪两兄弟,赶在端午前几天,就回到了沪上;嗯,这几天,方府很是热闹,前来登门道喜的客人,络绎不绝。

这一次春闱,后来张榜公布的结果,没有什么太大意外;方子严中了头甲探花,方子聪也中了二榜进士;一门两兄弟同时登科中进士,可是天下轰动了;一点也不比翁叔平中状元、孙毓汶中榜眼,少吸引多少众人的眼球。

而且,这一届春闱,状元、探花,皆出之江东学派;而且,二、三榜的进士,也一下子中了二十大几个;这一下,师范大学的名气,更是大到天上去了;江东学派,成了别人仰望的存在了。

跟方子严、方子聪兄弟俩一起回来沪上的,有一个身份特殊的客人;而且,回家的当天晚上,方子严就把他领进了杨孟晗的西跨院书房。

杨孟晗第一次见到袁甲三袁午桥时,不免有些错愕;嗯,今年将将进入知天命之年的袁午桥大人,形象和气质,在那个啥来自后世的杨孟晗眼里看来,跟他在另一个世界,看到的电视剧里袁世凯的形象,真的蛮像的;如果非要说差距,就是眼前这现实版的袁午桥大人,长得更帅气一点,更有亲和力一点。

要真论起年龄来,虽然袁甲三比自己老父亲中进士,晚了两年;但是,论年龄序齿,人家比自己老父亲,还要大两岁呐。

呵呵,方子严与袁午桥,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怎么掺和到一起去了呢?

杨孟晗赶紧抱拳施礼:不知桥公老大人光临寒舍,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袁甲三只是抱抱拳,碍于年龄辈分,并没有多话;方子严倒是在边上,先开腔解释了。

方子严:嗯,幼鸣,午桥大人新受诏命,要回河南继续办团练,协助剿匪。可是,这一无兵二无将三无粮饷的,简直比无米之炊,还要窘迫几分嘛。棣珊公在京中,就给午桥大人出主意,说要论无中生有、树上开花,普天之下,莫过于杨家三郎杨幼鸣了。从海上坐大海船绕道沪上,也耽误不了多少功夫;而且,袁大人也是先要去皖北,招揽旧部的;所以,顺道就从沪上走一趟,向你这位当世诸葛赛半仙,讨点主意汕。

呵呵,三舅哥高中探花后,心情变好,说话比以前还幽默了许多呐;逮着机会,还挤兑自己几句呐。

袁甲三:幼鸣,冒昧前来,老夫唐突了;但是,河南剿匪,实在是难上加难;现在,郑州已失,为长毛陈仕保部所据;豫北也是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长毛匪部所据。朝庭地盘,不过洛阳周边,一隅之地;嗯,那边也是赫舍里.英桂、瓜尔佳·胜保两个旗大爷,在那边话事。某家过去了,也很挤得慌的。听闻杨三郎杨幼鸣,乃当时孔明;呵呵,老夫就厚颜登门,来讨个主意;万望三郎,切勿推辞,不吝赐教!

唔,面对比自己老父亲,还要大两岁的老前辈;杨孟晗只能把袁大人的话,当客套话来听。嗯,不过,袁大人言语之间表达的意思,恐怕过来打打秋风,请求在武器、粮饷等方面帮忙的成分,更多一些;都是历史留名的,岂是池中之物;打个剿匪的小阵仗而已,是不需要千里迢迢地跑过来,跟杨孟晗这小辈讨主意的。

也是,河南进攻太平军、捻军这几年,来来回回地折腾;省内情况,比之江西,恐怕还要苦上几分。好彩,现在老百姓,腿下有脚,可以跑路,可以逃荒;只要跑到两江,就能活下来;要是再胆大一点,跟船出海,很快就致富奔小康了。

杨孟晗想了一会,问道:不知袁公旧部,现在何处?

袁甲三叹了一口气:某家离职返京,部下当时暂时交给犬子保恒统带,直属部队,不过五千余人。老夫走后,他们更是不受待见;两年来,巡抚衙门就没有拨给一粒米粮,不闻不问的。也不管这一支军队,前几年在安徽,还算战功卓著,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却一味强调,他们是河南客军,现在安徽战事平息,要把他们统统赶回河南老家去。可是,河南现在,哪有站脚的地方啊;犬子无奈,只好领兵在亳州屯驻;这两年,也是多亏了陈睿霆、赵安骧的不时接济,不然队伍早就散了。

杨孟晗:袁公,现在,河南长毛、捻军势力强大;以区区五千之兵,入河南剿匪,无异于以卵击石,实为不智的呀。而且,河南已历兵灾及水旱灾害数年,地方贫困愁苦;唔,征兵倒是不难,一招一大串;可是,就地筹粮筹饷,可是难上加难,难于上青天啊。

方子严:幼鸣,你看归德府(今商丘)如何?此地地处三省交界之处,若我军相帮一下,让袁公在此立足;嗯,这也算是进入河南剿匪,还可以与洛阳的英桂、胜保,遥相呼应,成掎角之势。嗯,在此处,袁公一旦站稳脚跟,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屏蔽我军现在兵力部署相对空虚的皖北、鲁西地区。嗯,这个主意,是在京中,我等与棣珊公,一起想的对策。

嗯,这个主意也算不错!嘿,说是来向自己讨主意,你们几个,主意比我还正涅!妹的,就是找个好听点的由头,明晃晃,过来打秋风的汕!

杨孟晗:嗯,归德府现在,好像主要是一帮捻子,盘踞在此;捻子毕竟是乌合之众,战斗力比之长毛,还要弱上几分;只是他们好多都是骑骡子骑马的,跑得比较快而已;真要是好好筹划一下,夺回来不是很难的。嗯,军粮器械这些,袁公,卫国军这边,帮点忙是没有问题的。

袁甲三一抱拳,也没说多余的感谢话;只是有几分感慨地,叹一口气,说道:幼鸣,我现在也发现,兵不在多而在精;老夫真想把部队,至少按照你这边的巡防支队的标准,来进行重新编练整训;若老夫开口,想从贵处买些洋枪洋炮;不知幼鸣这边,可有什么不方便之处?

呵呵,没什么不方便的,只要你有钱,拿真金白银过来,啥都好说;可是,你袁甲三现在,就是个空心大老倌唻;想让俺白送你一支新军,那是做梦,绝对不可能的。

况且,你们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一旦饷银不足,让拿着新式步枪的士兵,随风而散,演变成打家劫舍的流寇土匪;或者横下一条心,也去当捻子、混长毛了;那怎么办?

那才是更大的祸事呐!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