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致敬先烈(2/2)
萧玄武听到这个声音,却是摇了摇头,“有一年我去长安,恰好是上元节那天,到了,万家灯火通明,各家各户的寻常百姓,都在这一夜于街道赏花灯、于河边放用纸叠成的小船。
当时我看到有个小孩子脸上笑得很开心,引来周遭无数人欢悦,那一夜仿佛他们没有任何烦恼,每个人都很幸福。如果有一天,异族的铁蹄破坏了这份宁静祥和,那么我恐怕将再也看不到去他那样的孩童,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意了。
如果有些事情,在我们这一代人就可以完成,那么,就不能将那些东西,在留给下一代人。那些孩童,应该永远沉浸在笑容当中,而并非是如吾辈一般,手里拿着兵刃,去和该死的异族拼杀、奋战。所以,竭尽自己所能,还日后之天下一座明朗盛世,一座没有战争、没有血色的盛世。”
这番话听在玉灵儿等人心中,心灵都是受到了极大触动,她们没有想到,世人传唱的、为国为民的一代大侠,舍身替国守卫边疆多年,只是为了让下一代人更好过一点儿,而并非完全是所谓的大义。
当细细思考萧玄武的话后,她们又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我辈不惜性命是为何事?
不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太平的日子,不就是为了让下一代人可以无忧性命,只愁一日三餐么?
这叫做什么?
爱国情怀?
不对。
应该是叫做民族情怀。
生我等、养我等的这方土地、这处山水、这里的人,是有着一种令我等难以割舍的羁绊,同宗同源即为同胞,同胞者,可以是两个国度,但必须是一个民族。
萧玄武说的那番只为‘让孩童永远沉浸在笑容当中’,其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义。
孟轲无言以对,他认为萧玄武说的非常对。
大唐、大秦、大宋。
这三个笔下的国度,曾于多年之前,有过一场大混战,正当彼此皆是元气大伤之时,异族入侵。
那时,不由分说,三国立即停战,且放下所有成见,一致对外。这充分说明了,同一个民族、同一个肤色,有着怎样的含义与寓意。
见孟轲无言,萧玄武又出声道:“开元三年,鞑虏破关,边境百姓十不存一,惨遭杀戮殆尽,边关三万将士齐齐赴死,即使被俘者也当场自尽身亡,无一人苟且偷生。
开元五年,南蛮入境,蜀地百姓民不聊生,蜀山剑宗三百剑仙力抗蛮族无一人生还,剑圣叶清玄身受重伤,斩敌两万余。
同年,胡人过阴山,意欲直取关山,以求谋我中原腹地。关山守将七千,全部战死,你我二人身受重伤。
开元六年,西域密宗质疑我大唐无大乘佛法,境内僧侣无一人可与密宗比论佛门武学。那一日,大唐练体第一高手,禅武寺达摩院首座违背寺内戒律下山而去。仅以一人之力,就将密宗年轻一辈的强者斩杀殆尽,最终逼得密宗活佛出山,在重伤密宗活佛后,力竭身亡,身躯死而不倒。
还有一桩桩一幕幕的悲壮事迹说之不尽,世人很难记住他们的名字,可他们为这个国家,味这方土地,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后人记不住他们的名字,可却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事迹。
他们的灵魂,将会化作一种精神,融入到这方土地之中,世世代代都会滋润世人的心灵。在未来,或许会有某些人,质疑他们的伟大事迹、甚至会各种质疑这个国家,质疑这座盛世,但那些人永远都不能质疑是,他们,曾经为这锦绣山河,流血牺牲过。
他们,是深爱着这方土地的。正因为有他们珠玉在前,才会有我萧玄武、有像我这样的人,为了这安宁的繁华盛世,前仆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