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2/2)
您以为如何?”张纮推托:“我识见简陋,况且又服丧在身,对您的事,实在难以帮忙。”
孙策进一步请求:“您的大名,名闻遐迩。四方之人,无不向往仰慕。我的这些打算,成与不成,由您一言而决。您一定要对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大仇得报,决不会忘记您的教诲之恩。”
张纮见孙策言辞慷慨,神色间流露着忠义豪壮之气,深受感动,建议孙策南渡,并答应带好友支持他。孙策说:“我与你互不违背诺言,不背叛彼此,这样我就可以依言而行了,老母和幼弟就托付于你,这样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孙策十四岁那年去寿阳拜见袁术。刚到不一会儿。豫州牧刘备就来了,孙策要走。袁术说:“刘豫州来了,这与你有什么关系?”孙策回答说:“不然,英雄忌人。”
孙策虽然不知,刘备是否忌自己,但却自知,自己忌刘备。说完就往外走。他从东面台阶刚下去,刘备就从西面台阶上来了,但转头看见孙策英雄一般的走路资势,便停驻下来不再往前走了。
盛宪是个器量雅伟的人,后来弃官。孙策平定吴、会稽等地,诛杀当地的英豪,因为盛宪素有高名,所以孙策深忌盛宪。
孙策想请高岱谈论读书。有人对孙策说:“高岱认为您英武,但无文学之才,所以他可能只会说不知道。”
又对高岱说:“孙策厌恶胜过自己的人,他提问时,你应该回答不知道。“高岱深有同感,于是在与孙策讨论时,常回答不知道。
孙策果然发怒,以为高岱轻视自己,于是,囚禁了高岱。有很多人露天静坐,请求孙策释放高岱。孙策登上高楼,看见数里地都坐满了请愿的人。因此,孙策妒忌高岱能收众人之心,于是杀了高岱。
还有就是孙策善于采纳他人建议,进攻会稽太守王朗时,他采纳叔父孙静的建议,谎称兵士腹痛,摆出一副士气衰弱、无法抗战的柔弱病态,而孙策却趁王朗麻痹大意,夜袭王朗属地高迁屯,斩杀王朗大将周昕,并占领会稽。
杨妃缓缓道:“孙策有勇有谋,怪不得那些老臣都认为孙权跟起孙策相差甚远!”
“母妃说的是,不过换句话说,如果是孙策来打理江山,也不一定就会比孙权好太多,甚至还会过犹不及!”
宇萱喝了一口茶,心中更是千万头思绪。表面看着三哥有些毒辣,如果真的日后登帝,其他兄弟肯定是没什么活路,二哥看起来有点窝囊,但也是为心思深层之人,不见得会比三哥感到哪去!
宇萱又为母妃续上了一杯茶,杨妃没有察觉,继续低头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