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1/2)
“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意思是赵高拥立秦始皇的弟弟子婴,子婴继位后假装患病,实际上谋划诛杀赵高。
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最高,因为子婴能躲过秦二世的屠杀,以及子婴继位后诛杀赵高、打开咸阳城向刘邦投降等表现,绝不是秦二世的同辈或晚辈能比的,所以极有可能是秦二世的长辈,也就是秦始皇的弟弟。
不过史料记载秦始皇的弟弟只有成蟜一个,别无他人,而且成蟜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已经去世。如果秦始皇还有史书没有记载的弟弟,那很有可能子婴就是其中一个。
《史记·六国年表》记载:“高立二世兄子婴。”意思是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或弟弟子婴,子婴跟秦二世就是兄弟关系。
这种说法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子婴与秦二世是兄弟,为何秦二世在屠尽兄弟姐妹时,唯独放过子婴,这不符合常理,赵高也不会同意秦二世放过子婴。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秦始皇弟弟成蟜的儿子,前面说到,秦始皇有记载的弟弟只有成蟜一人,成蟜从小跟秦始皇兄弟不和,当秦始皇派他去攻打赵国的时候,他居然公开背叛秦国,投降赵国。后来成蟜逃到赵国,之后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没了消息,但是成蟜年幼子嗣却还留在秦国。
由此推断,子婴是成蟜的儿子,这种说法的可能性也很高。
结合上面的言论,秦二世之所以屠尽兄弟姐妹,却唯独放过子婴,真正原因是子婴最有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秦二世的叔叔,因为子婴的遭遇和表现等,都不应该是秦二世的兄弟,或者秦二世兄弟的子嗣。
子婴最后的结局也是一个惨字,他向刘邦投降的一个多月之后,西楚霸王项羽火烧咸阳城,把子婴杀害。
听着司马先生的叙说,不知道为什么宇泰想到被诬陷的大将军蒙括,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有种异样的感觉……
宇泰往后翻了翻看到关于其详细的叙述:
蒙恬,故里在蒙阴县城西南“蒙”以蒙山为氏。先世为齐国人,战国时,祖父蒙骜于齐投靠秦昭王,领军攻打韩、赵,累官至“上卿”。
父亲蒙武也为秦将,曾任秦内史,与秦将王翦联手灭掉楚国。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蒙恬成长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他天资聪颖,熟读兵书,逐渐培养了较高的军事素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