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宋骁嫁女(2/2)
邹固的道义,天下尚且不知。知与不知,于诸侯而言并不重要。以往的学宫祭酒都是大黎柱臣。而如今的学宫祭酒却成了大宋私臣。
宋骁好大一盘棋!
洛邑本是乔国城邑,虽说宋、乔近水得渔利,但学宫不是一国,而是天下共有,圣人、贤人、才人也选择良禽择木而息。
宋、鲁灭乔,虽说修葺了学宫,但却将学宫据为己有,天下圣人、贤人、才人去了学宫,便被宋骁许以重利,据为己有。
如今天下道义执牛耳者,到底是学宫祭酒邹固还是大黎太师孟兰,尚未定论。
两者都是子丑高徒,都是天道圣人,一个贵为学宫祭酒,一个贵为大黎太师,然而两人都没有出声。圣人不出声,天下依旧有道义。
以往天下以黎室为尊,黎室以黄老之学为天下道义,诸侯当然以黄老之学为道义;黎室以仁义为道义,诸侯自然以仁义为道义。
黎室早已式微,道义自然也就礼崩乐坏。子丑的道义,天下最后的共同道义。
子丑之后,天下诸侯各有其道义。
其中,大黎王朝有孟兰,兖州之地,自然以仁义为道义。宋有邹固,又有施惠,冀州之地,宋骁以左手经书,右手矛戈为道义。楚有木尔、夫错、苗三圣,楚国的道义,便是生养楚民,游说诸侯,征伐小国。鲁国有太师殷隐,更是小白之师,然而小白即位,拜法家圣人告誓为太保,改无为而治为治国以法,又起兵征伐小国,青州的道义,是法与武。余下诸国,并无诸家圣人,他们的道义,不过是在乱世自保,延长国祚。
孟兰来洛邑学宫,邹固迎接,问:“孟兰为何而来?”
“孟兰不为学宫祭酒而来,也不为天下道义而来,孟兰只为先师后人而来。”孟兰行礼。邹固是兄,孟兰是弟,孟兰理应行礼,这是礼节。
“孟兰还是在乎这些礼数。”邹固还礼,感慨道。
“先生教诲,不敢忘记。人有礼数,国亦有礼。”孟兰朝北拱手,大黎以北为尊。
“孟兰有礼,天下人有礼乎?”邹固反问。
“昔年天下无礼,伯岐教之。如今天下无礼,孟兰有责。”孟兰正色道。
痴儿珏正在学宫内念书,听见孟兰声音,放下竹简,扑到孟兰怀中。
“孟先生好。”珏似乎觉得不妥,又抱手作揖。
“稚子亦有礼。”孟兰笑道。
“可惜是个痴儿,连半个字都识不得。”邹固撇嘴,不以为意。
这个痴儿珏,要说是子丑后人,邹固自然不信。子丑是何等璀璨的人物,便是殷隐,也心悦诚服。邹固问过宋骁,宋骁说只是推测,但后来中山王子匡坐实这一说法,邹固也只得接受。
“珏,邹先生待你好还是不好?”孟兰问。
“不好,”珏摇头,笑脸紧巴巴,嚷道,“邹先生整日让我学文章,总说我笨。”
“珏哪里愚笨,是邹先生不会教,”孟兰安抚过珏,又朝邹固施礼,“请师兄将珏交给我。”
“孟兰,先生后人,我岂敢怠慢,珏在学宫好得很,你不必担忧。只是自古圣贤若是不识文章,修身尚且做不到,遑论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教他文章,是为他好。”邹固再次拒绝了孟兰,上一次,是邹固任学宫祭酒之时。
“莫非师兄当真以为珏是先生后人?”孟兰嗤笑,“先生若是有后,岂会藏于雍州僻地?先生若是有后,你我岂会不知?”
“孟兰,既然他并非先生后人,你又何必如此在意?说到底,不论他是还是不是先生后人,我都不放。”邹固沉声回答,言语之间,毫无商量余地。
“既然师兄执意不放,孟兰只得择日再来,”孟兰再问,“师兄可知,冰雪消融后是何物?”
“冰雪消融后,是春天。”不等邹固回答,珏已抢先。
邹固哑口无言,不得不重新审视珏。孟兰哈哈大笑,出了学宫。
冰雪消融后,是水,人尽皆知。冰雪消融后,是春天,不无道理。
昔年子丑煮茶,孟兰、邹固侍奉在侧。
子丑教诲,天下有三种人,一是种茶之人,二是煮茶之人,三是饮茶之人。
种茶之人,是天下黎民;煮茶之人,是满朝公卿,是四海诸侯;饮茶之人,是大黎天子。
邹固二十三岁,认为学艺精湛,子丑同意他出山。尔后十余年,邹固习纵横之术,最后回到洛邑学宫与子丑论道,半日后败兴而归。旁人不知,只有孟兰知晓,先生只泡了一壶茶,邹固小酌一口,尽是苦涩,于是不敢论道,再拜子丑为师。
子丑回答:“你已出山,是煮茶之人,可惜你我不是为同一人煮茶。”
邹固习纵横之术,是要为诸侯煮茶。子丑有仁义之道,是要为天子煮茶。
邹固不是子丑,子丑教诲天下有三种人,邹固认为天下只有两种人,十之八九是庸人,万里挑一非庸人。
黎室无能,便是天子,也是庸人。天下九州,有德者王之;四海万民,有才者御之。
天下只知晓孟兰、邹固都是子丑高徒,却不知两者的道义却大相违背。子丑不死,孟兰不出世,他继承了子丑衣钵,将天下人分为三等。邹固出世,一半儒家道义,一半纵横术法,将天下人分为两等。
虽说珏愚钝,邹固却一向认为可以教化,整日要他读圣贤诗书,学纵横之术。可惜,痴儿到底是痴儿,珏迄今为止,连半个字也识不得。
邹固问其珏记得多少人,珏掰着手指数,以母为尊,以孟兰为师,以长安为邻,以雁舟为友。再问,他一概不知,一概不晓。
所以邹固一向以为他不是子丑后人。
邹固不肯放珏,只因为生性多疑。孟兰三番两次来求人,此子定然有不俗之处。孟兰越是来求,他便越是不放。
君子有所不争,君子有所必争。
今日痴儿珏这一答,邹固诧异之余更多的是欣喜,此子愚钝吗?此子非但不愚钝,反而是天下万里挑一。
天下是八九是庸人,庸人的回答便是冰雪消融后是水。天下万里挑一非庸人,或是圣人、贤人、才人,或是成大事者。
邹固自然是圣人,宋骁是成大事者,所以邹固愿意入宋为司徒。
宋骁十子,子子庸人,所以邹固喜欢谦修,所以宋骁有意立谦修为嫡。
“珏,儒道法墨、农兵纵横,你愿意学哪一门?”邹固不再纠集让珏识字读圣贤,另辟蹊径,说不定会有奇效。
珏一脸茫然,摇摇头。
邹固这才想起,珏是痴儿,哪晓得诸家。
于是他耐心讲解,儒道法墨,农兵纵横是大学问。
“孟先生学的什么?”珏问道。
“纵横之术。”邹固哈哈大笑,孟兰,你帮我一大忙。
“那我也学纵横。”珏忽然来了兴致,孟先生学纵横,纵横肯定是最大的学问。若是我学得细致,孟先生定然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