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当年偶遇(1/2)
落日,长沙城郊,岳麓山下,湘水河畔,展昭有种故地重游之感,可面对眼前的月华,他却有种无法释怀的惆怅。
“你知道那位唐门高手如今身在何处?”展昭问。
月华蹙眉想了许久,迟疑道:“他掳着我和温天宇......”
想起那晚的屈辱,她心上剧痛,却佯装若无其事道:“此人武功极高,我看不清他的走向,只知道他把我们带到一座高山的山洞里,他戴着狰狞面具,自称‘山洞怪人’,等我走时,他封了我的穴道,醒来便回到长沙城中,所以我根本不知道他住在哪儿。”
“山洞怪人?”展昭反复念叨着这个名字,心上有了些眉目。
“此人点名要你出手救治,你可知道他是谁?”月华问。
展昭摇头道:“唐门高手众多,唐姥姥膝下有五子一女,秉性各异,武功各有千秋,我如今还不能确定。”
她一反常态,不再追问,漠然点头,“他有救便好,有劳沈大哥费心。”
两人静静站在河畔上,微风拂动,河面上粼粼波光,绿影荡漾,景致怡人,此情此景与当日东京桥头相聚相似,但二人各怀心事,顾忌重重,心境大不如前。
须臾,月华突然抬头望着他,郑重其事道:“有件事,不知道沈大哥是否知情?”
“什么事?”
“当年,我父亲是不是让展昭去查杨舅舅的死因?”她问。
展昭微微一怔,心上了然,黯然一笑道:“是温天宇告诉你的?”连日变故,他早已失去了数月前在东京桥头的从容自信,取而代之的是灰心失意。
月华颌首,微微一笑,坦荡坚定地看着他道:“我想听听他的故事,还请沈大哥如实相告。”
她的话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他微微点头允诺。
“当年他查到了什么?”月华问。
“当年杨将军在澶州军狱暴毙,你爹被停职调回东京,后被软禁起来,他急需一个可靠的人了解事情原委,于是他一番周折,暗中与展昭见了一面……”他将当年之事娓娓道来。
二人的记忆迅速回到了七年前的夏至……
————————
东京汴梁,开封府。
包公上朝后匆匆回府,立刻召见公孙策。
“大人,太后和皇上还是不许开封府调查杨将军暴毙案?”公孙策见包公脸色阴沉,小心翼翼地问道。
包公无奈摇头,来回踱步,甚为烦躁道:“太后欲拖,杨案不能拖,丁二将军被召回京软禁,双将府被重兵包围,情势刻不容缓,该如何是好?”
公孙策一捋颌下小须,计上心头,意味深长道:“展护卫从外地办案回京,丁杨二府兹事体大,展护卫年轻气盛,还望大人加以提点,以免出了乱子,让开封府为难。”
包公一拍案桌,愁容俱散,笑道:“先生一语惊醒梦中人,快传展护卫。”
很快,一袭红衣、颀长矫健的少年展昭,身背巨阙宝剑,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地走来。
二十出头的他,英姿勃发,一双鹰目湛湛有神,显露出其深厚的内功修为,眉宇间透着与他年纪不符的睿智沉稳。
他单膝下跪,拱手对包公深深一拜,“参见大人,卑职已将江洋大盗万渊缉拿归案,现收押于开封府大牢。”
包公连忙上前将他扶起,他又双手抱拳,对公孙策作揖行礼。
“展护卫辛苦了,杨将军的事想必你也有所听闻,此事自有军方调查,皇上已下旨严禁开封府介入,你千万注意,杨府和双将府之事,本府也爱莫能助……”包公无奈叹息道。
————
入夜,开封府,展昭的寓所。
此时,展昭正用一块小鹿皮仔细拭擦着巨阙宝剑,每次接到有大任务,他总会将宝剑拭擦保养一番,宝剑如兄弟,伴他行走江湖,出生入死,巨阙在手,他便能克敌制胜,无畏无惧。
他将宝剑入鞘,横放案上,从怀中拿出一张纸条,打开看了一遍又一遍,眼睛不觉湿润起来。
纸上写着一个药方,此方他再熟悉不过,正是他父亲临终前多次服用,以延缓咯血症的良方。
此方的主人,对他有莫大的恩情,却清高淡泊,多年来从未对他提过半点要求,若非万不得已,决不出此下策。
—————
离开封府两里路的双将府,半月前迎来它的主人丁二将军丁瑞雄,可悲的是,数日后双将府便被重兵包围,府内人等不得离开。
且说当年十二岁的丁月华,终于盼来了远在秦州、一别六年的父亲。
她一早起床,沐浴更衣,梳妆打扮,准备迎接,但父亲进京,得先进宫拜见太后和皇上,过了好几个时辰才打道回府,家眷接见、拜见高堂,一大堆繁琐礼仪后,本以为能见到父亲,可副官告知,父亲要与家人在书房商议要事。
急于见父亲的她,暗自在外偷听,可没听多久,便被母亲发现,还找了贴身丫鬟盯梢,不让她靠近。
她绞尽脑汁,将盯梢之人制服,自己穿上她的衣裳,跑到书房前,却见房门一开,父亲带着母亲,两位兄长,与一众家臣缓缓走出。
“月华拜见爹爹,爹爹万福金安……”
父亲见一个丫鬟打扮的长身姑娘跪地认爹,很是诧异,“你是......?”
“爹爹,我是月华……”
父亲仔细一看,展颜笑道:“如此顽皮,果真是为父的闺女,多年不见,长得跟你娘亲一个模样。”
父亲上前弯腰,轻轻一托,扶起女儿,月华见他身穿便服,剑眉英挺,丰神俊朗,几缕长须飘于胸前,双目炯炯,威武中带着几分不羁的沧桑和叛逆。
“爹爹,你变矮了,我快到你耳朵了……”月华举着手,蹦蹦跳跳地在头上比划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