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定计(2/2)
高伯逸问的这个事情,是卢叔武当年的善举,开仓接济青黄不接的人,也不要对方还,结果那些人秋季还是会将收成送来,而且是双倍的送还。
“唉,高利借贷并非我本意。”
卢叔武也知道好事变坏事,但自己说过多次,那些村民们也不听,这能怪谁呢?
“老爷子,您想得太简单了。乡里乡亲,谁借没有还一清二楚,要是还想在这里住,能不还么?
问题不在您身上,而在国家身上。
外面借贷利息如此之高,您这边春借一,秋还二已经是低利息,大家都不傻,自然知道怎么选。根子还是出在民生疾苦上。”
为什么卢叔武不提供低利息的借贷呢?因为这样就会得罪附近的地主。你做善事没人会说,但是放贷的话,味道就变了,会树敌无数。
卢叔武显然也是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并未强迫别人还,也没说让他们少还一些,一切都是心照不宣。
这也算是明哲保身吧。
“小郎肯定有事情要问,直接问吧。”
卢叔武爽快的说道,喝了口小酒。不得不说,他平日里生活节俭,还真没喝过高伯逸府里的好酒,不由得享受着眯着眼睛。
“此番南下,若是要招降纳叛,以长沙郡王琳与江州南昌侯瑱最为紧要。吴郡杜龛和王僧辩诸子侄,估计鞭长莫及难以救援。
敢问老爷子,应该以谁为主?”
高伯逸就是想知道,王琳和侯瑱,离得相当远南昌到长沙的距离,贪多嚼不烂,究竟先去谁那里比较好。
“侯瑱我不太熟悉,只知道他来自巴蜀,他父亲是巴蜀豪杰首领,妻儿都死在侯景手里。但是王琳大名鼎鼎,在江淮一代名声如雷贯耳,我还是知道得很清楚的。”
于是卢叔武开始跟高伯逸说起这个王琳的事迹。
王琳出身兵家军户出身,但却是梁国的军户,地位低得一塌糊涂,武艺不凡,因为其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