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历史长河下的隐藏脉络(2/2)
这也是历史上扬州多盐商,而且富得流油的最大原因。
举个例子:在乾隆十年公元1753年,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可以与当今美国媲美,而彼时扬州一城的税收就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想想有多恐怖!
但是,现在段韶跟陈霸先在建康一线的长江对峙,扬州成了前线之一,两淮盐再也没办法通过扬州转运到江南了!
这件事情的影响,就是江南食盐大范围的涨价,以至于很多人家都吃不起盐!
以江州这边的苦哈哈为最,因为荆襄之地云梦泽也产盐,质地与产量虽然不如两淮盐,但好歹能自给自足啊!
而江州南部那些靠山的豪酋们就没有这么走运了,不,应该说他们是最倒霉的一批人。
陈定听说有一支商队的头头要见他,并且送了一石石为容器,计量体积的单位,一石约20升。一石盐差不多40千克两淮盐,立刻喜出望外!
这些盐,足够一千人吃十天了!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不对,说是救命稻草也不为过了。
“陈洞主,你这里山清水秀的,真是个好地方啊!鄙人姓高,家中排行老二,你叫我高二郎就行。”
领头之人身材高大,穿着皮裘,但看起来却年轻得过分,不过十七岁而已,面相憨厚。
“高二郎?好好,贵客临门,今日要杀猪宰羊才行,来人啊,上好酒,好菜,杀猪羊款待贵客!”
他贪婪的看了看高伯逸身后几十个跟班挑着的担子,然后狠狠压下内心的贪念。
杀掉这些人很容易,难的是善后。对方能弄到两淮盐,还直接送他们一石,很显然是“不差钱”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