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吴淞河畔论财路(2/2)
范布伦想了半天,手指头在空中来回地画圈,就是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
“银行!”范布伦毫不迟疑地说道,“大人,你的利丰社,收购棉花,织纱纺布,贩卖,中间还出租和雇佣大量的工人,而且海商来买布,不全是用的金银和铜钱,还用的他们的特产货物。是一个非常完整的…”
他们正好从松江州上海县回来。看过那些纱厂和布厂后,胡斯托、范布伦只是惊讶和感叹这些工厂的奇特和庞大的规模。对于这些厂子有刘玄的股份倒一点不奇怪。在他们国家,大贵族也是会用各种法子赚钱的。
“是啊,是很像。”刘玄点点头,“老范,你看过我的棉布生意,觉得下一步该怎么办?”
“而且这里的生意气氛,非常地…好。”范布伦实在想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最后只好用最通用的这个字。
听范布伦说话,他咬字很困难,说得艰难,听得也难受。
范布伦有点晕,他才学会汉语两三个月,这短短一句话绕得他有点晕,好一会才回过神来答道:“大人,是这样的。我觉得这个江兰,跟我的家乡,泥地兰很像。靠着大海,河露密布,土地肥沃。”
“很有意思?老范,你说说,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很有意思。”范布伦的回答就很有意思了。
“很好,很勤劳善良的人民。”胡斯托答道。
“老胡,老范,你们到我大秦有大半年了,两广待过,现在又在这江南几州也待过,觉得风土人如何?”
在三人后面则是黎文忠、杨彬越两人带着四个护卫。刘玄出门,兰瑜、黎文忠、杨越彬、刘金堂他们四人通常是两个带着四个护卫紧跟着刘玄,另一位带着二十余护卫稍远跟着,随时支援,第四位则留守官船或府里。
而胡斯托神父在知道刘玄的权势后,又得到了“暗示”,便有事没事就待在刘玄的边,企图感化他,让他皈依神的旨意。刘玄却图他知识渊博,天南地北哪里都去过,也作为顾问之一。
范布伦是胡斯托团队里学汉字汉语最快的一个,加上家里是开银行的,懂金融,又加入过西班牙军队,在意大利跟法国佬真刀真枪干过仗,后来又当了几年西班牙在意大利的“总督助理”之类的公务员。学识渊博,军政教都玩过,而且都玩得不错,自有一番体会。所以便成了刘玄的顾问,经常带在边,作为“顾问”。
胡斯托高兴地嘴巴裂开到耳边,可是没一会就回过神来,“大人,为什么只有两份这个度,度,传教的许可书?”
“老胡,度牒很金贵的,有了它,你们就有了正式份,我们国朝承认你们跟道僧一样的份,可以讲经,可以收徒弟。你去打听下,除了皇家道观,随便哪家道观寺庙的度牒都最多也不过十份。朝廷规矩如此,你们是新来的,有个开头不是比什么都好吗?”
胡斯托一听,是这个道理。他在两广可是求了不少人,送了不少钱,还不是一点用都没有。要不是自己带着学生助手这般帮这位刘大人,估计也没有度牒和修教堂的许可。就如这位刘大人所说的,只要有了开头,后面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