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解决贸易瓶颈(1/2)
陈昱到了陆那县后,还真是有重要的事要做。
因为据谅江府和建昌府的报告,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尤其是以吕宋为海外的中转站后,贸易量增长非常快。
但是从大明江南向陆那县交易场所、建昌府对外贸易基地的运货能力已经到了极限,出现了瓶颈。这直接影响陆那县的交易量,建昌府方面的出海贸易量。
王楷是百口难辩。此时也明白了,就是自己说破天,东家也是要将自己撵走的。因为东家现在需要的是那些年轻的伙计,而不是自己这种老家伙。在王楷之前,东家以各种理由已经开除了两位老人。
东家本就想辞退王楷,只是苦于没有理由。正好借此机会就将王楷辞退了。
东家听说后,非常气愤。徒弟为了保住饭碗,就谎称是王楷所为,原因是他年事已高,老眼昏花所致。
等到王楷赶回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挽回了。这窑瓷器就彻底报废了。
而这一次,王楷不在边,他的徒弟就有些紧张,一个不小心就出了岔子。
平时,王楷的徒弟都是由王楷在旁边指点进行的。
这一,师徒俩照理烧制瓷器。王楷由于昨晚吃坏了肚子,就去茅房解手。临走时,王楷特意向徒弟讲明了下一步的要点,让他按部就班进行。
渐渐地,徒弟基本就掌握了王楷的全部手艺。王楷对此也没有什么想法。毕竟自己答应收徒,教会了徒弟,自己这门手艺就不会失传。
师徒俩相处的还算可以。王楷也是尽心尽力地传授。而徒弟也是认认真真地学习。
王楷这个人只收了一个徒弟。而他本人并没有兴趣收徒,还是前两年年轻的东家几次劝说,王楷才勉强收下的。
年轻的东家对于像王楷这样的老人,就没有那么重视了。他开始重点培养年轻人,其中就包括王楷的徒弟。
窑场的东家也换了一代。
原来,王楷是在一家私人窑场干活。干了这么多年,手艺是非常高的。由于是老哥一个,又以此为生,王楷打跟随父亲学习开始,就一直在这家窑场干活。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
就在诚阳子等人陷入困境之时,一件事的发生,导致事出现了转机。
诚阳子到景德镇寻找烧制瓷器的师傅,可是官办的不能来,私人的受东家、家庭等限制,打听了一圈也是没有合适的。
老人家一辈子单,没有婚配。一个人就以烧制瓷器为生。
此人姓王,名楷,景德镇本地人。世代以此为生。
诚阳子果然不负众望,在景德镇高薪请来了一名烧瓷器的老师傅。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就非常有名。为此,陈昱特命诚阳子前往江西景德镇高薪挖人。
那就是在谅江府和建昌府等地制造丝绸、瓷器等海外非常抢手的货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