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三)(1/2)
姜维听说成都来了密使,便匆匆离开剑阁阁楼。
侯正常川遣来的密使呈上密报(竹简)。
惊!诸葛匣何出江油井?
……。
姜维看着台头的这行字,大吃一惊。
“诸葛匣为什么会出现在江油关的军用水井里,莫非……白摩步道的哨所,仍有驻军?”
“是了!白摩步道的咽喉——筷子山鹞子岭哨所,配有一个诸葛匣。”
一瞬之间,姜维心转如电。
“先师(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堪水流,知岭下一处山泉是直达江油关的地下水道,故而修建了江油关军用水井。”
“唉……。先师因势利导,借风借水。我,不如、不如、不如啊。”
“不过……后勤供给早已被黄皓停止多年,驻守士兵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想到此处,姜维恍然大悟!
“难怪在阁楼上看不到邓艾,敢情这老小子绕阴平小道、抄后路去了!”
“格老子的!”
时年,诸葛亮的亲传弟子姜维62岁,司马懿的得力干将邓艾67岁。
自诸葛亮、司马懿先后故去,此二将各为其主、屡次交锋。姜维败多胜少,内心对邓艾极是不忿。
“想我屡伐中原,皆为此人所阻。先师遗留之兵书阵法,参透不过万一。我,惭愧、惭愧、惭愧啊。”
“不过这一次……,‘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钻进来’,是时候算总账了。”
想到此处,姜维手捻长髯“呵呵”轻笑。
耳听剑阁外杀声震天,又一抚长髯摇头轻叹,“钟会这个愣头青,怎么撞上南墙也不回头?”
时年,司马懿的最得意门生、司马昭的最贴心心腹钟会39岁。
由于一时找不到可用之物,姜维从怀中掏出一块蜀锦,把诸葛匣的开启方法画了上去。
并交代送信的亲随,“按照蜀锦另一面的图示,多造弩箭、速速送来。”
蜀锦的正面,画着姜维对诸葛连弩多次改进的工艺流程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