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陈奇瑜与马千乘(2/2)
在这里我要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位巾帼女英雄。
说起秦良玉,不得不说一下他的丈夫马千乘。马千乘,字肖容,官至石柱宣抚使。有人翻阅马千乘的族谱,往上也不知倒腾了多少代,居然发现他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马千乘因祖上有功世袭石柱县土司。
万历十六年,马千乘曾经奉自己的父亲老土司司马斛平灭了龙阳洞土司谭彦相的叛乱。
万历二十年,秦良玉嫁马千乘为妻,时年一十八岁。
此时的万历不想着好好治理国家,竟然打起了发财的主意。他四处开矿,并派内监亲自督查。老土司奉朝廷的旨令开矿,却因为与内监不合,被朝廷以亏损之名发配到了蒙古地区。马千乘受到牵连也被押入了大牢。
马家一走,覃氏便掌管了石柱宣抚司。一个女人统领石柱,当然有人不服。马邦聘率先发难,夺取了石柱宣抚司的帅印,并将覃氏囚禁了起来。
石柱内乱,万历命四川巡抚谭希思想办法平乱。谭希思认为马家掌管石柱多年,唯有马千乘才能平乱。但这样放走马千乘,马斗斛的罪名依然无法消除。马家族人只得凑钱给马家翻案。马千乘出狱之后,很顺利地平灭了马邦聘的叛乱,成为石柱宣抚司使。
万历二十五年,马千乘与妻子秦良玉奉旨抗倭援朝。直到万历二十七年,明军大败倭军,马千乘与左良玉才回到四川。
贵州播州土司杨应龙叛变,杀死了都司杨国柱。马千乘与秦良玉应总督李化龙之命,率领三千白杆兵征讨杨应龙。
官军刚到播州,杨应龙便跑了,只留下一座空城。李化龙首战告捷,心中大悦,在播州城大摆筵宴,犒赏各路总兵官。这里面的总兵有刘綎、麻贵、陈璘、董一元等人。他们都是抗倭的名将。
在酒席宴上,这些总兵大人互相吹捧,把杨应龙说得一无是处,关键是连死去的杨国柱都被贬得一文不值。
李化龙很高兴,他一边喝酒一边四周看:“怎么马千乘与秦良玉不在?”
手下人禀报:“马、秦二位将军说是身体不舒服,回去歇了。”
李化龙闻言心中有些不悦:“本督设宴,他们怎么如此不识抬举。”
这场宴会直喝到三更,众人都没有散去的意思。突然,外面一声炮响,紧接着,四周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动地。
李化龙等人早已喝得嘴歪眼斜,有的连刀都拿不起来了。一个小校慌里慌张地跑来禀报:“启禀都督,大事不好,杨应龙已经带人杀进了播州城!”
李化龙闻言大惊:“这杨应龙不是跑了吗?怎么会杀进播州?难道他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李化龙哪里知道,这杨应龙可不是吃干饭的,要不然,都司杨国柱也不会那么干脆兵败被杀。
杨应龙给李化龙等人设了一个空城计,随后悄悄埋伏在播州城外五里。他不敢安营下寨,害怕官军发现他的踪迹。
就在李化龙等人喝得快要谁都不认识谁的时候,杨应龙突然率军闯入播州城。你想想,总督大人都在大摆筵宴,守城的官军怎么可能严加防守。
李化龙吩咐身边所有的亲兵、将佐死守府衙,决不能让杨应龙杀进来。府衙外火光冲天,杀声阵阵。府衙内的人各个剑在手,刀出鞘,一个喘大气的都没有。可是过了好半天,却不见杨应龙的军兵往府衙内闯。
李化龙站在府内,听到外面声音渐渐小了。李化龙想要出衙一观,立刻被麻贵给拦住了:“杨应龙狡诈多端,总督大人切莫中了贼人的奸计。”
又过了好半天,府衙外鸦雀无声,听动静应该是没有人了。刘綎等众人奓着胆子带手下亲兵出门一看,吓了一跳,再看街道上全是杨应龙军队的死尸。
“什么情况?”李化龙此时也走出大门。望着街道上的尸体,大家如在五里雾中。
“总督大人您看!”董一元手指街道一端。众人仔细观瞧,这才发现,除了杨应龙军队的尸体,还有白杆军的死尸,但数量不多。很明显,这是马千乘与秦良玉的军队与杨应龙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交手仗。
李化龙派人打探马千乘与秦良玉的下落,探报来报,马、秦夫妇已经带着三千白杆军追杀杨应龙而去。
李化龙看了看身边左右的各家总兵,仰天长叹:“我军虽众,却无一人能及马、秦二人。”
刘綎、麻贵等人闻言,脸臊得跟红布相仿。事实证明,大明朝末年,名将如云,却没有几个能及秦良玉这等帅才的。
马千乘与秦良玉夫妇在杨应龙的后面紧紧追赶。杨应龙刚刚跑进金筑寨,马、秦二人就率兵赶到,寨门还未关闭,马千乘的战马就闯了进去。
杨应龙见金筑寨守不住了,便带人穿寨而过。马千乘没有停止的意思,继续带兵追赶。杨应龙跑到哪里,马千乘就追到哪里。马、秦二人就这样连夺杨应龙七座大寨,最后把杨应龙直追到桑木关。
这一次,杨应龙终于在桑木关落稳了脚跟。他站在桑木关的城头大骂马千乘:“大明的官军都没有追我,你们这么积极干什么?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马千乘见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攻下桑木关,便在关外十里安营下寨,等待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