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8章:碑文疑云(1/2)
却说李暮打着手电,抬眼一瞧这石碑,顿时就是一愣,这石碑高约三米,宽如门板,厚约一尺,上面的字迹虽然被侵蚀得斑驳模糊,但李暮眼力奇佳,逐字逐句的辨认下,也能认出个十之七八。
只见正面的碑文隐隐可辨几行大字:
天和二年*月*日
故显妣贤良恭**温俭***善妃惠公宇文阎妃之墓
子:大冢*晋国公**护立
这段时间李暮因为兰陵王妃墓的事,再加上青鸾镜在手,所以对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进行了恶补,尽管这上面的字迹有几处无法辨认了,但依旧能联系起来;
天和二年?那是就公元567年咯!正是北周宇文邕政权的年代,这一年如果自己记得不差的话,史书上记载的是宇文护的母亲出世。
而再看中间最大的一行字,故显妣明显就是指明、这大墓的主人是为女性。因为从古到今,中国的碑文都是以‘故显考、故显妣’来分逝者性别的。
至于后面的贤良恭温俭善什么的,应该是一些封号或者是溢美之词,而后面的惠公宇文阎妃,很明显是指慧公宇文氏的妃子,姓阎!
呵呵!宇文护的父亲好像是被封的惠公,而他的母亲的确是姓阎,再加上最后还有‘大冢……晋国公……护立’这样的字样,更加让李暮确定了眼前这座大墓的主人;
她就是宇文护的母亲——阎妃!
因为宇文护在协助宇文邕登帝之后,他的官职和爵位就是大冢宰、晋国公,至于最后被宇文邕封为‘荡王’那是他死后才被追封的爵位,
没想到这里,竟然隐藏的是宇文护之母的陵墓,李暮心里一叹,紧接着又有新的疑问涌上心头:
但这不对啊?自己从顾盼盼的爷爷那里知道的情况是:
宇文护将准备造反用的宝藏兵器盔甲,藏在了一个隐秘的地方,后来他被高长恭追剿、宇文邕所杀之后,离殇剑和青鸾镜也随之去向成谜,这藏宝之地也就无人知晓。
既然是隐秘之地,既然是最后连兰陵王高长恭都没有寻到的这个宝藏,那么又怎么会在他自己母亲的陵墓中?会藏在这么显眼的地方呢?
这帮日本人搞来的寻宝路线图、会不会根本就是错误的呢?
而自己先前定的双青……莫非是判断错误了?
那潮霉的水底,才是藏宝之地,而这里、的确只是一处阎妃大墓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初唐所现世的陶俑,则应该是这宇文护之母的陪葬才对。
可这也不对啊!按照古代的丧葬规制,大批量的陶俑陪葬,那得是皇帝才能享受的规格,这宇文护当时虽然贵为晋国公,但上一级还有王侯,断然不敢越制,更不会蠢到为自己的母亲使用陶俑陪葬,除非……
除非宇文护野心勃勃,预备不久后就造反,所以不但违制的为自己的母亲陪葬了大批的陶俑,还在那些陶俑里面……暗藏了自己的宝藏、兵甲……
呜!这也太扯了吧!李暮摇摇想晕了的脑袋,既然想不明白,就暂时不去想,反正现在都是推测,算不得数。
吸了几口清冷的晚风,头脑稍微清醒了些,李暮绕到石碑后,去看那后面的祭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