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文字的应用(1/2)
屈原的楚辞《离骚》,司马相如的汉赋《子虚赋》流传至今仍被奉为文学的精品。
那时的入仕大都是举荐制,以文章为载体。唐朝以诗文为上。宋的科举以八股文为准……
古代文人的好文章层出不穷,著名的文学家数不胜数。可如今呢?小学生写记叙文能写好的凤毛麟角;初中生写散文和说明文更是一塌糊涂;高中生的论文也鲜有成效;大学生文中的错别字连篇。
难道是我们不如古人聪明了吗?不尽然吧!现在小学的课文可谓是海量,识字量也惊人!教师也尽职尽责,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还不学不会写文章呢?
虽然现在的考试倾向于阅读理解和写作,但是基础知识题还是不少。
文章能写好了,还用考那些字词句吗?还有更可笑的是考诗词的上句默下句。那是考谁的记忆力好吗?学诗词的目的是最后要写出诗词啊!
诗词大会也是在比拼谁会背的诗词多!怎么就不比谁会写诗词,当场创作诗词呢?古代文人可是最注重现场做诗词谱曲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