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剧组,拍摄进行时...(1/2)
有关武打戏份,杨丹青拍摄起来非常顺手,如鱼得水般。
可文戏的话,就还差一点...也好在有二叔在一旁。
叔侄俩相互配合,拍摄进度在高速进展,基本没有多余的镜头,百分之九十都是成片的镜头。
但他需要拍的细致、好看,武打流利,这就需要时间去磨。
一天天过去了,在少林寺的戏份基本拍完了,就差夜晚吃狗肉的戏份...这一段戏份,自然不是真的狗肉,都是假的,毕竟要照顾爱狗人士。
此时,杨丹青饰演的觉远捧着一块狗肉,满足道:“可惜大师是个和尚...”
“小虎!”
下一息,昙宗师傅的声音响起。
这时候,杨丹青没有及时的反应过来,二叔杨建军大声喊道:“停...”
“丹青,你过来看一下,你的笑容有点应付,这是电影拍摄,并非是话剧表演,需要你最真实的表现!”
“二叔,我想一下。”
“行,给你五分钟时间。”
五分钟之后,拍摄继续。
“可惜大师是个和尚...”
“小虎!”
“大师。”
“你身体虚弱,这东西...对你身体有好处。”
“我...”
二叔杨建军的声音有传来:“停一下...丹青,你过来看一下,你还是没有领悟到小虎那种纯真。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你自己好好感悟一下吧。”
好吧,这就是二叔的拍戏风格,只是对他这样要求...至于别人,都是让他过来,看一下镜头,而后跟他好好的聊一下刚才的片段,哪里不行,加以更正。
对于杨丹青,二叔都让他自己领悟。
对于杨丹青排练过如此多话剧的演员来说,这一点不再话下。让他明白电影与话剧的不同。
话剧表演要注意一个度,直面观众,平时都日复一日的排练,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表情调动等表达。
至于影视化表演,这是在镜头下的表演,层碎片化,可以有停顿、开始等等...总之不一样。
影视化表演,一遍不过,接着来,可话剧表演就没有这样的情况,等同于一镜到底!
一次次调整,一次次拍摄,一个多小时之后,总算是完成了这一小片段的表演。
此时,杨丹青既然有这样的想法:武打戏份简单,文戏难!
这...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细想之下,他定然是受到了另一个记忆‘杨丹青’的影响,毕竟他是武术指导、动作导演。
对于文戏,他自然可以处理的很好,只不过第一次接触影视化表演。
若是话剧表演,完全不在话下。
这看来日后需要多花点心思在文戏上面,别动不动就是武打片...但这是日后的事情,当前拍摄还在继续。
这一小段完成之后,休息一会,还是这一个场景,接着下一个片段,也就是少林弟子一起出现,一起吃狗肉的剧情。
正是‘酒若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一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的台词。
地球上,在少林寺这部电影之后,经常可以听到这句台词。这是一句平衡信仰与现实的好词。我们需要放过自己,也原谅他人,不要用自己的错误去惩罚别人,也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注:《少林寺》这部电影可以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作品,在当时的年代,为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去重温这部经典。
拍摄继续...
“师傅,我们这样一来,我们不都犯了戒了吗?”
“酒若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出家人心中有佛,多行善事,不必拘泥于小节...”
“弟子懂了!”
“酒若穿肠过,佛宗心中留...”
“...”
这一小段镜头也是比较难一点,其中磕磕碰碰了好一会儿,足足花了好几个小时才完成。主要是后面的一段,色空的戏份,他在这一片段中耍了一套武功:醉棍!
当完成这个片段之后,杨丹青走到镜头下看着成像,满意的点点头,道:“二叔,你真厉害。”
“不然你以为呢?”二叔白了他一眼,而后大声喊道:“行了,今天就到这了,明天早点起来继续拍摄。”
色空的扮演者是燕京武术队上一届冠军杨建新,一套醉棍下来,让众人很是佩服,毕竟一起拍摄的都是对武术很感兴趣,都有自己的成名武术。
拍摄结束,燕京武术队的人也会聚在一起切磋...特别是与王柏健老师,他的剑术耍的那叫一个威风。
尽管戏份还没到他的,但明天就是了...且,王柏健老师这几天也小露一手,众人也很期待王柏健老师跟杜春华老师的戏份。
少林寺的剧本,大家都看了,特别是分镜头,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与两大反派的精彩打斗,这才是全剧最高光的时刻!
......
这不,第二天就拍摄反派秃鹰与女主白无瑕的戏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