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六章 朝堂对垒(2/2)
他只能低头答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许是……”他本就不擅长撒谎,这又是紧要关头,满脑子被搅成了浆糊,更想不出所以然了。
“父皇,不怪唐侍郎和李尚书说不出口。”一直不说话的韩珮翎这时却站了出来,声音虚浮——想来是多日寻欢作乐的缘故。纵然如此,说出来的话却很有分量:“儿臣以为,在几乎全华天人都知道父皇加固了岸堤的情况下,那些暗中蠢蠢欲动的乱臣贼子,是不会花费如此心力去制造这样一场祸端的。”
“那你觉得是什么?”皇帝有些烦躁:他本就讨厌别人说话弯弯绕绕,再加上这段时间眼前的这个儿子实在没干什么人该干的事,实在不想听他说话。
“儿臣以为,”韩珮翎接下来的话简直是一道晴天霹雳:“是晟平为了让我国陷入内乱,而故意制造的一场灾难!”
朝堂上瞬间炸开了锅:晟平在当今陛下攻打浦羲之前便与我国结了秦晋之好,陛下更是让先皇后所生的长平公主嫁到了晟平太子府。这些年来,晟平和华天这两个大陆上国力相当的国度,竟能坐下来共享同一条母亲河的资源,互相交流文化——若非如此,皇帝也不敢同意自己最宠爱的公子韩瑜卿到晟平去游学。
唐境还不知道韩珮翎是何用意,但韩珞成很快就明白了,他立刻站出来说:“父皇,儿臣不以为然。”
韩珞成暂时现在居于天空视角,虽然有些云雾遮挡,但大概知道真实的情况。再怎么着,晟平也断然不会轻易放弃与华天的结盟。毕竟这一断,便不只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事了。
他昨夜收到叶桓微书信时,还在怀疑韩珮翎大概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冒着国土动荡的危险制造这样一场混乱。但听完了韩珮翎的发言之后,他开始明白了:他不仅要让这世界乱起来,还要当救世主。
不待皇帝准许开口,韩珞成便直视韩珮翎的眼睛,朗声道:“自从长平公主和亲到晟平后,晟平与我国之间,连些许摩擦都没有,遑论是这般荒唐之事!凡有大事,必先见于末梢。莫非是二哥先收到了什么要紧的情报没有公之于众,才怀疑是晟平所为么?”
韩珮翎自觉无理,但依旧嘴硬:“我不过是猜测罢了,四弟要是心里已然有了答案,不妨说出来。”
“我哪能有答案啊,我也是猜测!”韩珞成突然转身对着皇帝道:“父皇,儿臣以为,是侵占民田案尚有余党,心有不甘,才酿成此祸。”
韩珮翎闻言,眼神突然凌厉了起来:侵占民田一案,从薛家、裴家被捕到公侯王爵被查,始终是他损失最多。他近日萎靡不振,皇帝恐怕早已起疑。而韩珞成这句话一出口,更是祸水东引,成功把这个锅又还给了韩珮翎。
“侵占民田……又是侵占民田案!”皇帝却不以为然:“不过是一个案件,哪来那么多余党!”
“陛下此言差矣。”极少开口的公孙丞相站了出来:“老臣以为,侵占民田一案牵扯甚广,真要查起来,只怕余党无穷无尽。当务之急,也并不是再牵连更多的人卷入此案中,而是略微宽松,减少与余党之间的仇怨才是。”
这下唐境能确定,此事一定和韩珝偲有关。不仅有关,韩珝偲还想假借韩珞成之手再给韩珮翎一击,让他们鹬蚌相争,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唐境决心不能再让韩珞成开口说话了,又道:“陛下,丞相所言有理。臣以为,侵占民田案查处至今,也已将近尾声。不如臣与许大学士在七月内迅速结案,以免拖累了救助水患和瘟疫的进度。”
这番话唐境不是不能私底下告诉皇帝,但此刻说出,就是为了特意激一激韩珮翎,叫他快些行动,否则此乱过去,局面便难以控制在他手中了。
唐境这边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皇帝才算是能坐下来了:“既然如此,就尽快结案吧!工部这边,孤先不追责,限你一个月内控制住水患。若是做不到,提头来见!户部和兵部协调,妥善安置流民,控制住瘟疫蔓延的范围,该封城就封城,也能把流寇挡在外围,不至于深入坤京,危及帝都。”
“待此事过去了,孤再细细纠察。”皇帝虽然表面上已经冷静了下来,眼中的怒火却还未熄:“究竟是什么人,什么势力,要危害我华天的安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