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异国联袂(1/2)
第二天,天色才朦朦亮,老邢赶快起了床。快步走到衣架旁边,翻遍了西装和大衣的口袋。
哦,还好!护照和钱都在。他算是松了一口气。
突然间想起了什么?对,他刚买来的尼康照相机。
又迅速的走到了写字台跟前,打开抽屉一看,咦,怎么不见啦?
顿时脑子直冒金星,一屁股坐在沙发椅上,苦思冥想着……
在餐厅等候邢副局长的三个人。看见老邢有点颤颤巍巍的走了进来。呵!怎么跟平时大不一样?
立即上前询问原委。
大家听后大吃一惊。
“这么高档的宾馆,怎么还会出现江洋大盗?”
洪翻译首先就愤怒起来。
“我们是来投资的,出了这么大的事,应该叫警察局来破案!”
姚洋着撅着小胡子,愤愤不平地说。
曾厂长沉着地问道,“难道有人进门、出门,你一点没察觉到?”
老邢愁眉苦脸的摇摇头,“昨天喝多了点,完全没听到有什么声响。”
曾厂长心想,事情不可能这样简单。这强盗也太高明了,来无影去无踪的。没有点专业手段是开不了这个门的。
他剑眉紧锁,对洪翻译说:“还是先通知巴拉尼克夫,他们负责接待,交给他们去处理,看他怎么说?”
老邢也赞同道,“还是通过正规渠道追查。”
“这些老毛子,8个小时以外全都不工作,这么个烂习惯。”洪翻译埋怨道。
“瓦列里在大厅候着呢,要他去给巴拉尼柯夫打电话。”
神志已恢复的老邢说:“今天是星期天,按日程是去参观,不要影响正常的交往。”
姚洋绷着个脸,“哼!看他们怎样摆平这件事。
别看他们平时脸上笑嘻嘻的,可他们骨子里面还是傲气得很。”……
按照苏方的安排,在瓦列里的陪同下,中方代表团参观了号称苏联第一坝——弟聂伯河水电站。
这一水电站在32年建立,以至重工、军工类的不断聚集,使扎巴罗热成为了乌克兰南方最大的城市。
这虽是他们的骄傲资本,或是夷城有中国第一大坝吧,大家就不感到怎么稀罕。
不过,这个苏维埃首先建成的最大坝体,看起来还是很牢固的。比夷城附近的大江大坝要低一点。
咆哮的江水滚滚向前,让大家不约而同的联想,在老家观看大江大坝的那种情景。
洪翻译没有繁重的翻译任务,显得非常轻松。看看天上又望着江水。
高举着双手,“啊!这难道是上天的安排吗?
中国第一大坝的城市,苏联也是第一大坝的城市。两边的人阴差阳错的会聚在一起啦!”
看完大坝,大家信步来到附近哥萨克人居住过的洞穴,摸着哥萨克祖先用过的各种各样的古式兵器。眺望着哥萨克人奋勇作战的璧画。
嘿!这还是夏伯阳的家乡啊!
凡是成年的中国人,都很清楚。夏伯阳是哥萨克人英雄,在苏维埃国内战争时期,率领哥萨克骑兵奋勇作战,相当出名。
苏联的夏伯阳电影,在中国曾受到过热烈欢迎。
瓦列里殷勤地走上前介绍,“早在15世纪,哥萨克人就在这里定居,至此才有了扎巴罗热这个市名。”
姚均翻译完,侧着头对大家说,“你们看春天厂的卡努尼柯夫。像不像哥萨克人啊!”
大家不解地盯着他。
“你看他笑起来那个样子,虽咧着嘴笑,脸部肌肉紧张,眼睛却是凶杀恶杀的。”
大家一回想,都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瓦列里奇怪地看着这几个中国人,肩一耸、手一摊,莫名其妙的。
一路上。曾厂长趁机讯问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瓦列里的回答,让中方人员瞠目结舌。
本市各类大学有七所,从幼儿园到上大学,全都免费。只要愿意读书,不花一个卢布。医疗费全免。
“这不成了共产主义了。”
洪翻译者惊伢道。
接着瓦列里又洋洋得意地。
他们每个人,都有了一块土地,全都建成了别墅。
哇!这点大家想都没想到。
姚洋分析,“乌克兰是地多人少嘛!”
洪翻译异想天开地插话,“他的地那么肥沃,又种不过来,来点勤劳的中国农民,过几年准就会发大财。
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妙。”
马列里又笑嘻嘻地:“一到星期六晚上,厂里的人把小电视往车上一放,就到自己的别墅里面去度周末。
第二天晚上回来,别墅那边自已种的新鲜菜,又带回家。”
洪均翻译后感叹到,“乌克兰的人,上班就上班,下班从不谈公事,过自己的幸福生活去了。”
姚洋羡慕地说:“工厂实行的是一长制,巴拉尼柯夫还被奖过三辆小车。
你看给我们开车的司机,从不上桌和我们吃饭。一个人走回家吃,又走来坐在车上乖乖地等我们。”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