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田文野望(1/2)
伍子堂护送千名水系神力者已是抵达了邗城之中,在知事王已刻意安排下,伍子堂一行并未引起百姓的注意,王已见得伍子堂穿着三纹黑色巨蟒服饰,知晓来人乃是吴国祭司院要员,又见伍子堂一身气度不在宸侯之下,王已心下顿是生出交好之意,一路上不住向伍子堂介绍城中情况,伍子堂见王已一副讨好模样,如何不知王已心思,然来路所见邗城城中并未因五行军到来而生出哗变之事,此人倒不失为一名能吏,如今尚君属地急需良才,故而伍子堂闻得王已之言,亦不住频频点头,颇有赞。许之意,王已见状自是不甚欢喜,王已已是在“陵水”处为伍子堂一行设好了营帐,待将众人引至营帐休憩,王已又是向伍子堂介绍起陵水之地,此番开凿河道便以陵水为始,约莫一个时辰之后,王已方才告退离去,前往知事府向文种复命。
数日之间,在王已一番部署之下,吴军欲要开凿河道之事,并未走漏风声,王已更是于城中向百姓大肆渲染,吴军乃是仁义之师,此番能归降于吴国,实乃邗城百姓之福,王已主政邗城多年,在百姓之中颇具威严,百姓又见吴军并未行滋扰之事,对于吴军的抵触情绪亦是消散了许多。
文种闻得城中百姓已是多如往常般行于街市,心下自是欣喜,王已此人确是颇具治地之能,故而见王已到来,文种亦是不吝赞赏之词,王已闻得文种赞赏之言,顿生受宠若惊之色,心下对于文种交代之事,更为热切。
文达与雀翎自是知晓城中近况,闻得王已已将诸事安排妥当,心下皆是感叹文种知人善用,实非两人可比,两人对于王已亦是改观了不少,如今伍供奉已率水系神力者到来,只差孙兵将齐国战俘押送到此,开凿河道之事便能运作起来。
而正在众人等待齐国战俘到达之时,五行军兵士来报,前将军孙前已是将齐国战俘押至军营之中,文种三人闻到此事皆是大喜过望,当即吩咐王已前去安排战俘前往陵水事宜,待王已离去之后,三人当即返回了军营之中。
军营之中孙前见文种三人归来,先是向文种告罪一声,遂将孙兵已是率军赶往楚地之事告知,文种闻言,心下亦未生出怪责之意,如今楚地战事不明,所谓兵贵神速,文种自能理解孙兵焦急之心。
如今万事俱备,文种见众人此刻皆是流露出急切之色,当即命人传召王已前来,待王已入得五行军营帐,王已向众人一一见礼之后,遂向坐于主位的文种看去,静待文种出言,文种见王已在自己令下连番奔走,却未露埋怨之色,心下亦是甚为满意,遂向着王已交代部署战俘开凿河道之事。
王已闻得文种欲要用齐国战俘充当劳工,不禁生出惶恐之色,此事若被齐国获知,王已又该如何自保,见宸侯颇有深意的看向自己,王已知晓对此亦是无可奈何,心下怎会不知宸侯之意,王已不禁暗叹一声,宸侯无愧有越国柱石之称,如今既已投身尚君门下,自不能违抗上官之令,此事若能顺利完成,料想宸侯定会重用,有吴国庇佑,此事即便被齐国获知,亦不能奈何王已分毫,想通此节,王已心下亦不再纠结,只见王已突兀的跪倒在地,郑重而言道“小臣愿意立下军立状,开凿河道之事小臣定当竭力而为。”。
营中之人见王已竟是立下军立状,神情皆是一怔,不想这见风使舵之人颇有几分豁达之意,倒是出乎众人预料,孙前,雀翎,文达三人长于军中,鲜少与外人相交,往日只道唯有从军方才能铸就刚毅之性情,三人此刻见得王已,才知是自己等人浅薄,心下皆是生出惭愧之意,再看向王已亦不禁多了几分赞赏之色。
文种见得三人之变,心下顿是生慰,文种久居越国太宰之位,见识自不是常人可及,文种深知世间之人并无不同,不过多为世间琐事累及罢了,为人处世当不可固步自封才是。
孙前见王已在文种威仪之下,大有将此事大包大揽之意,至此方才明白文种启用王已用意,看向文种亦不禁多了几分钦佩之色,这用人之道实非孙前所长。
文种见王已立下军立状,亦不禁露出赞许之色,此人行事果决,不失为治世之良才,待尚君归来,定要向尚君推举此人。
而知事王已见得吴军将领此刻皆是露出震惊,赞许之色,心下不禁大喜过往,数日了解之下,王已知晓五行军前军统领乃是吴国上将军孙武之子,见前将军颇有赞赏之色,王已又怎能不喜。
此番开凿河道,文种意欲先打通余杭至邗城陵水之河道,众人闻得文种之言,遂在营帐中商议了起来。
齐国临淄城中,伯夷门客许嵩近日却是极为惬意,如今许嵩已不再急于归国,上大夫管领授以许嵩自由出入府邸之便,又以门下食客陪伴许嵩于临淄城中游玩,许嵩在姑苏何曾受到过这般重视,故而心下生出流连忘返之意,亦在情理之中。
许嵩见得齐国上下颇有讨好之意,心下亦是极为受用,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伯夷与伯翔父子皆是贪财好色之辈,故而伯夷门下门客亦多是喜好寻花问柳,管领与伯夷相交多年,自是知晓伯夷门下之品行,有心算无心之下,许嵩又怎能察觉其中奥妙。
许嵩近日流连于临淄寻芳楼中,酒过三巡之后,已是将来时太宰伯夷之交代抛诸脑后。加之管领门客在侧不断暗示齐国国弱,大有来日还需仰仗许嵩之意,许嵩此刻早已忘乎所以。心下对于齐国国内空虚之事亦再无疑虑,终是于昨日传书于太宰伯夷,告知齐国如今疲软之状,再无出兵攻伐之能。
却说今日孟尝君府后院中,田文见管领在苏代引领下到来,随即起身道“此番本君大事若成,定不忘上大夫之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