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 震惊的副市长(祝大家元旦快乐)(1/2)
  “这事情咱们是不是得多考虑一下?刘春来可不会愿意什么时候都被管着。”
  吕红涛问许志强。
  下午下班后,他们饭都没吃,就上车往幸福公社而去。
  何国华跟许志强两人坐在后座上。
  “山上确实不太合适,不利于未来的发展。不过,要依托到望山公社的那一条快速路,在两边山谷打造一个工业带,放到那里,也不算有优势……”
  看着手里的地图,何国华也觉得许志强这是提议并不是很好。
  “临山、望山、青山、幸福这四个乡并成一个镇,幸福公社在中间,而四大队又出于中心位置……为了拓宽省道进幸福公社的路,严劲松不是一直都想吞并临山公社的两个大队么……”
  许志强一脸平静。
  他考虑这个问题,倒不只是为了限制四大队。
  哪怕四大队实际上真的已经脱离了幸福公社的管辖,没有什么乱子,也没有不交税什么的。
  “确实有好处,临山公社不上不下的,青山公社距离县城也远,望山公社那边的条件一直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如果以幸福公社为中心,葫芦村的发展,确实能辐射周围……不过,水源是个大问题。”
  吕红涛担心的,不只有刘春来的反对。
  还有就是水源的问题。
  对于那边的情况,他们比谁都了解。
  距离嘉陵江,有十多公里。
  “水源问题容易解决,刘春来的规划中就有,望山公社那边建设一个自来水厂,就解决了。投资可能会大一些,但是这个不影响。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刘春来并不愿意管这一摊子事情。”
  吕红涛很为难。
  “春来同志能力是有的,就是这点不好,不想当干部啊!上进行不强……”许志强也感慨,“要不是这样,我们至于拿出这样的方案?”
  何国华意外了。
  “还有这事?”
  两年前,见过刘春来。
  很不错的年轻人。
  要说刘春来不愿意当干部,何国华有些不信。
  不愿意当干部,大队长当得这么起劲?
  而且刘春来这两年干出来的成绩也不小。
  调到乡上当个乡长,绝对是足够的。
  “可不是!这狗曰的,油盐不进。两年前,我们就想让他负责幸福公社的工作,结果,他说他没兴趣,只想当个村长……”
  说到这个,许书记的怨气,一下子达到了MAX。
  何国华只是安静地听着。
  吕红涛在一边不时地补充着。
  在这样的情况下,车子很快就到了幸福公社。
  何国华来过幸福公社。
  从过了桥开始,脸上就变得震惊了起来。
  刚过桥,看到的就是一片繁忙的建筑工地,工地上,已经修建了一层楼。
  “这是修啥?这么大的面积!”
  听到何国华的话,司机把车停到了路边。
  何国华没有下车。
  就坐在车里看着旁边。
  “幸福公社修建的贸易市场……”
  “贸易市场?一个公社,修建这么大的贸易市场啊……”何国华眉头拧在了一起。
  幸福公社的这些干部,也开始膨胀了。
  一个只有六个大队的公社,修建这么大的一个贸易市场?
  看眼前的建筑情况,这得多大的交易市场?
  “目前周围几个公社,幸福公社虽然规模最小,但是周围的人赶场,基本上都是到这边,商品齐全,各种东西价格比其他公社也低了不少。加上有很多外地人来这边……”
  许志强向何副市长汇报着他们掌握的情况。
  幸福公社是一个特例。
  从全县最穷的公社到全县最富裕的公社,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其实,幸福公社并不富裕。
  是靠着全公社平均,才富裕的。
  真正富裕的只有四大队。
  “目前,果城、山城、蓉城这几座城市最大的蔬菜供应商,就是幸福公社。夏天情况要好些,冬天的反季节蔬菜,几乎都是来源于这边……”
  从省道上了进入幸福公社的道路,两边其实就有零星的大棚。
  何国华也看到了。
  没问。
  农业种植,是国家的根本。
  却无法创造太大的价值。
  真正的价值在于工业生产。
  对于眼前的这个还是一片工地的市场,何国华听完,就没有太大的兴趣了。
  “运出去的码头,在望山公社,这边的市场建设,是不是有些……偏僻了?”何国华问到。
  吕红涛摇头,“何副市长,你这就不知道了。真正大规模运输出去的,都是由葫芦村蔬菜贸易公司统一调度,运到山城、蓉城、果城再进行批发。这里的贸易市场,只针对周边各个乡镇的……包括猪仔、家禽等……也有不少外地的贩子来这边采购……”
  幸福公社没钱。
  要搞这些,都得县里支持。
  要是没有好处,县里也不会支持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