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瞭望台’行动(5)(2/2)
只有第337守备旅继续原地坚守,迟滞d军的推进。
s联的武装力量中,分为正规部队、内务部队(简称nkvd)、地方守备部队和民兵四种,其中,正规部队基本齐装满员,训练较好,是国防的中坚力量;内务部队是国内重要设施、工厂、机关等单位的保卫部队;地方守备部队是地方防务及治安部队,通常在较大的地区内会编成一个或多个筑垒地域;民兵是属于预备役部队,平常不脱产,也有一定的训练,战时可快速补充进作战部队,必要时也可独自成军。
上述各守备旅就是得到了大批民兵的补充,才迅速扩充为师级单位。
只是,除了正规部队,内务部队和地方守备部队平常都没有重装备,只有任务需要时才临时配备。人员可以很快补充到位,可重装备不是说到就到的。
除了这些守备部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朱可夫又调第72步兵军和第1机械化军赶赴里加一带。
应该说,s军的反应是正确的,而且速度很快。
s军的这些动向乌姆巴赫少将很快就知道了,对敌人突然出现这么多新番号的部队,确实是始料不及的,第6伞兵师师长迈因德尔看到电文后,也是颇感担忧。
确实,按照战前情报显示,这个地区只有一个步兵师和若干守备旅,谁能想到刚一登陆,敌人就出现了7个师的番号,另外还有2个军正从南面压过来。
更为严重的是,第二批登陆部队离开罗斯托克才不久,最快也要次日黄昏才能赶到,远水解不了近渴。
就在乌姆巴赫少将和迈因德尔少将两人深感担忧时,前线却传来了好消息。
原来,‘克洛斯’战斗群先是击溃了第337守备旅的抵抗,然后又趁虚攻占了库尔迪加;而‘奥多克雷’战斗群也在乌斯马湖以北地区击退了来自塔尔西的第338守备师的首次进攻。随即,以乌斯马湖为界,北面由‘奥多克雷’战斗群防守,南面由‘克洛斯’战斗群防守,第40伞兵团主力也前出到吉列卡尼布防,这三支部队很快就建立起了疏松的联系,形成了第一道防线。
不管怎说,控制了这三个地方,才能确保文茨皮尔斯港免遭炮击,同时也可以较好地控制城东的空降区。
虽然d军已成功地部署了三道防线,但是兵力却明显不足,能顶住敌人多长时间,乌姆巴赫少将心里也没有底。毕竟,现在双方兵力对比是1:7。
东线总指挥曼施坦因也知道登陆部队的困境,不过依然无法马上再次实施空降,因为在白天运输机会很容易被击落,代价太大。
8月26日9点10分,s军第240守备师率先攻击吉列卡尼。该师现有兵力约6000余人,而守军第40伞兵团只有800余人,虽然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但还是弥补不了人数上的巨大差距。
在两次进攻失利后,第240守备师派出一部从第40伞兵团的左翼树林里渗透进去,由于兵力有限,侧翼只有2个连在防守,很快,防线被突破了。
第40伞兵团只得且战且退。不过伞兵不愧为d军精锐,在库勒泰姆团长的指挥下,2营和3营互相交替掩护阻击,一路仅凭简单的掩体与敌人周旋,在数小时之内,只让s军前进了5公里。
几乎同时,‘奥多克雷’战斗群也遭到s军的大举进攻,第40伞兵团撤退后,该战斗群面对敌人的两面夹击,形势很不乐观。由于兵力不足,乌姆巴赫少将决定放弃库尔迪加,全面收缩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