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瞭望台’行动(19)(1/2)
经过审讯,法希巴赫少将知道,负责克列门丘格防务的是s军第378步兵师和第95边防师,最近的第96边防师在南边约20公里处的共青城。
赫罗耶夫所在的部队是第95边防师,这个师在西岸布置了一个团担任警戒,主力在东岸布防。
根据赫罗耶夫的交代,法希巴赫少将判断s军还没有掌握到第59装甲掷弹师已到这里了。于是决定马上攻击。
可是现在天也快亮了,最佳的突袭时机已过去了,如果现在突击,就失去了隐蔽性,而且敌人正是精神抖擞的时候。看来一场恶战再说难免。
没有办法了,只有强攻。
由于一路强行军,此时第59装甲掷弹师已有近三分之一的装甲车辆先后在路上抛锚,不过人数基本没少。在刚出发时,法希巴赫少将就下令,如果哪辆车抛锚了,装备可以留下,但人员必须全部带上。
只是燃料比较紧张,如果不马上补给,战斗打响后,坦克也许坚持不了多久。可是法希巴赫少将不想此时就呼叫空投,因为这样等于告诉了敌人。作为应急,法希巴赫下令把除了火炮牵引车和工兵营的载重车辆外,其余卡车的油料都抽空,全部补充给坦克和半履带式车辆。
一切准备完成后,法希巴赫亲自率领由第225装甲掷弹团、第59装甲营和第59突击炮营组成的战斗群立刻向克列门丘格冲去,第59炮兵团也跟在后面,炮兵将在战斗打响后提供火力支援。由于其余的卡车都没油了,第226、227团的官兵只好全部轻装跑步前进。
师指挥部依然留在小村里,等前面战斗打响后,就立刻呼叫空投。
其实在第59装甲掷弹师还在路上强行军时,都不止一次被当地的一些村民发现,不过这些村民大多表现出了漠不关心的态度,似乎这根本与自己无关,他们只是麻木的看着d军通过,也有极少数想到要报告军方的,不过基于通讯和交通落后,报信的人最终还是慢了一步。
直到第59装甲掷弹师逼近克列门丘格了,s军还是没能接到警报。
10月14日9点40分,打头的第一辆坦克就发现了s军的哨卡,随即一炮就把哨所炸飞了,战斗开始后,后面的坦克也成战斗队形散开。
突如其来的打击一时令s军措手不及,前沿很快就被突破了,不知是哪个人带头往回跑,只见s军纷纷离开阵地向东岸逃窜。
d军第59装甲营一路紧随着这些人的身后突进。战斗打响前,法希巴赫少将就命令该营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克列门丘格大桥,这可是这一带唯一的一条桥了。
可是在第59装甲营距离大桥还有约2公里的时候,突然‘轰轰’的连串巨响,法希巴赫少将立刻就猜到,s军炸桥了。
本来守军是没有做好炸桥准备的,由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眼见d军已逼近大桥,为了阻挡d军前进,s军第378步兵师师长兼城防司令库京上校让人在桥面上堆放了几箱炸药和十几箱炮弹并迅速引爆,大桥的桥面被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只是大桥还屹立在那,并没有被炸蹋。
库京上校也不想把大桥完全炸断,毕竟这条桥是很宝贵的,他想,只要不让敌人通过就可以了。
确实,d军坦克在桥的另一端停下来了。
大桥被炸虽然可惜,不过也是在预料之中的。
很快,法希巴赫少将就命令第226、227步兵团分别前往上游和下游架设浮桥,工兵营也各派出一个连配属给这两个团。
s军第378步兵师在克列门丘格的防御还是比较稳固的,不过在两翼漫长的河道边,就没有办法处处布置重兵防守,大部分地方只能靠巡逻队来警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