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顺治一病不起(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1/2)
  劝进这种事情古来有之。
  有劝割据的,有劝自立为王的,有劝称帝的。
  王有仁只是劝李国英找机会割据,算是最温和的一种了。
  不得不说李国英确实有些心动。
  男人嘛所在意的无非权财色。
  而这三样东西其实是三位一体的。
  有了权后面两样东西就是水到渠成的。
  李国英现在有没有权?
  当然有!
  权力算不算打?
  也可以说大。
  但问题是李国英的权力来自于清廷,依附于清廷,并不十分稳固。
  这就有些麻烦了,清廷现在可以授予李国英川陕总督的职务,下一刻就能剥夺这个职务。
  若是惹恼了顺治,甚至一道圣旨就能叫李国英脑袋搬家。
  这种生于惶恐的状态估计没几个人受得了。李国英也是十分忐忑。
  但如果能够拥兵割据就完全不一样了。
  吴三桂就是现成的例子。
  咱老子听封不听掉,心情好了搭理你朝廷一下,若是心情不好鸟都不鸟你。
  问题是吴三桂有这个实力,李国英有吗?
  这一点就连李国英自己都不确定。
  吴三桂可以在明军主力进攻湖广的时候偷袭云南并得手,证明其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李国英觉得这次劫掠四川便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不求一口气拿下四川,只要能够抢的盆满钵满再全身而退,他就觉得可以试一试割据了。
  十几万绿营兵啊,说少也不少了。
  但如果劫掠的效果不好,李国英就会立刻打消这个想法。
  毕竟十几万大军光是吃饭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抢不到粮食又跟朝廷断绝往来,这么些人难道都去喝西北风吗?
  李国英不是一个冲动莽撞的人,在这件事上更是得小心谨慎,切不可冲动。
  开弓没有回头箭啊,只有确认对自己有利,李国英才会最终下定决心。
  他现在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要进攻四川了。
  他手下这支军队到底成色如何便看这一次劫掠了。
  ...
  ...
  顺治近来心情很不好,虽然济席哈收复了登莱,可却把贼人几乎都放跑了。
  如此一来岂不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顺治原本计划可是把叛贼的脑袋全部砍下来挂在城门上示众的!
  拿下一座空城实在没有什么快感。
  而且缺少人丁的城池也收不到多少的赋税,这对于江南战乱,运河受阻的清廷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
  现在每一文钱都很重要啊。
  这倒也罢了,毕竟是一场久违的胜利,可以提振一下泄掉的士气。
  可接下来的事情就让顺治恶心坏了。
  驻防五六万绿营兵的凤阳府不到半个月就被明军拿下,让顺治气的快背过气去。
  似乎江西一战把清军的心气给打没了,在凤阳之战中清军并没有拿出什么有说服力的表现,用一败涂地来形容没有任何问题。
  凤阳可是南直隶数一数二的大府啊,又是朱家起家之地,政治意味不凡。
  丢掉凤阳对清军心气的打击是巨大的。
  那些骑墙派很可能倒向明军那边。
  凤阳守不住,南直隶的其他府州多半也悬了。
  顺治能够想象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将出现,很可能用不了多久南直隶就会尽数落入明军之手。
  那可是大清最富饶的地方啊!
  数不尽的粮食,数不尽的银子,都得拱手送人了!
  顺治觉得心抽抽的疼,可是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