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末称王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灵帝向往

第一百一十一章 灵帝向往(2/2)

目录
好书推荐: 青鸟与蓝猫 聊斋说书人 从基因融合开始进化 出名从国风歌开始 开局一个修仙模拟器 赚钱得长生 重生之至高主神 斗罗之白甲圣龙 千秋不死人 超能导游

一者,一般来说,一个人年少之时,纵然再是天资不凡,其思维举止也并不成熟,一旦轻易登上高位,容易使其骄傲自满,小觑天下英雄,早晚必遭大祸。

二者,年少扬名,易遭人妒,岂不闻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纵使堂堂正正,也有捉襟见肘的时候,到那时,人再一冲动,树敌过多,自是不利。

然而,卢植不知道的是,这两点,对于许烈而言,其实根本就不是事儿。

首先,许烈并非一般的十九岁少年,而是一个思维成熟、有自己主见的成年人,只是卢植不知道罢了。

其次,年少扬名遭人妒,这话是没错,但是这种情况带来的坏处,只会在和平年代才特别明显。

不仅仅是卢植,包括满朝文武,甚至是英雄如曹操者,也没有想到汉末天下会乱成那个样子。

而乱世之中,靠的是实力,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说,对于一个立志上位者的人而言,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正是因为如此,许烈虽然理解卢植的护犊之心,但是他其实一点都不在乎。

灵帝见卢植如此说话,虽然心中有些不爽,但也无可反驳,一时之间,沉默不语。

场面很是尴尬。

就在这时,又有一人站了出来。

正是此前一度耀眼金殿的刘焉!

刘焉出列言道:“禀陛下,臣以为卢尚书此言有失偏颇!”

灵帝本就心生不愉,此时见有人出来反驳卢植,心中一喜,说道:“皇叔可有他言?”

刘焉躬身一礼,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确有他言。”

随后,刘焉又对卢植微微一躬,以示尊重,卢植也跟着还礼。

一番传统文士的繁文缛节之后,刘焉这才开始自己反对的言论。

“卢尚书所言本是有理,但却不当其时也!方今黄巾之乱,猖獗天下,幸得陛下鸿运,贤臣良将相佐,终能平定乱贼,以匡天下。”

“许太守其人,骁勇善战,数破贼军,忠肝义胆,重伤追敌,如此人物,岂能不隆恩厚赏乎?”

“如今正值百废待兴之时,自当千金市马骨,以示陛下贤明,令天下贤士,附于骥尾,望风景从也!”

“况许太守,有大功于大汉,有大功于社稷,皇甫车骑,领一州之牧,功至封侯,许太守纵比不得统帅三军的皇甫将军,得陛下一厚赏,也算不得法令不严,赏罚不明!”

“因此,臣以为,陛下圣明,许烈,当赏!”

刘焉一番侃侃而谈,直听得灵帝很是高兴,正想说话,哪知刘焉话未说完,再次说道。

“然,许太守毕竟年纪尚幼,正如卢尚书所言,未及冠而拜一郡之长者,古未有也。所谓过刚易折,若再加封,不免与其不利。”

“因此,臣以为,陛下不妨厚赏其他物事,两全其美!”

灵帝一听,方才明白,原来朝臣是觉得许烈的官职已经不适合加封了,并非是公然驳斥他的意见,于是说道:“那皇叔以为如何?”

刘焉闻听,皱眉一思量,不过片刻,便再次抬头回话:“臣听闻,许太守于战争中丧失了心中爱马,想必心中悲切,而身为将军,定然想要一匹良马,不如陛下便寻一匹良马赏赐于许太守吧!”

许烈听刘焉说到枣红马,虽然已是时过境迁,但心中也是不悲怆,只是大殿之上,也不好表露,忙收拾心情,继续听下去。

“好!皇叔言之有理!”灵帝听得建议,甚是满意。

“陛下,刘皇叔此言甚是!”何进也适时地站了出来,说道:“据臣所之,西园马厩中有一匹烈马,乃是之前南匈奴单于羌渠所进献,身高体壮,野性难驯,所以之前便未曾派发给讨贼大军。此马通体火红,想必许太守定会喜欢。而且许太守骁勇,要驯服此马,想必不是难事,不如便让许太守当场驯马,也让我等再看看天下勇士的风采!”

何进之言一下子说到了灵帝的心坎里了,他之所以欣赏许烈,其实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许烈当初展现自己非同一般的勇武!

而这,恰恰是灵帝内心深处的那一抹向往……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