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荣归降,回师雒阳(2/2)
古人患不遭明君,一旦遇之,定然倾心竭力,以功自效。
而此“明君”二字,最首要的其实并非君主有多大的才能,或者有多么宽仁,对于任何一个文臣武将而言,主公知道了解他们的才能,才是首要之任,这便是识人,只有识人,方能用人!
徐荣之所以激动,便在于,许烈明确地告诉了他,我通过了一件事,了解了你的才能,而且我愿意给你施展才能的机会!
这样的承诺是董卓不曾给他的!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最关键的不是你的实力有多强,你的财力有多雄厚,而是在于你的一举一动是否真的契合所做之事的本质,是否真的符合所面对之人的心意,一旦天时地利人和皆在,那么不需要多大的功夫,自然便能完成很多事情。
“哈哈哈哈,得徐将军相助,烈甚是欢喜!战事劳苦,不妨先下去休息,之后我再行安置!”许烈颇为开怀,能得如此大将,自然是高兴不已。
“末将告退!”徐荣也不墨迹,当即便随许烈的亲兵去了给他另外准备的营帐。
事后,由于徐荣的归降,所擒获的董卓军士卒根本没花费多少力气便纷纷归顺,许烈与曹操二人商议之后,简单分赃,由于曹操所部太少,不便容纳太多的降卒,因此只带走了四千人,剩余八千人皆为许烈所有,而军械器物等多归曹操,战马则二人平分。
一切就绪之后,大军又休整了一日,随即便踏上了回雒阳的路途,至于追击董卓之事,既然已经追了,还胜了,自然也就算是完成了,有没有救回天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孟德兄之后欲往何处?”
许烈曹操二人并辔而行,许烈随口问道。
“吾兵甚少,欲往扬州募兵,昭义何为?”曹操反问道。
“我暂时还未有想法,准备先回沛国,之后再说。”许烈无所谓地说道。
“哈哈,我这才想起昭义此时乃是沛国相,自当回沛国而去。”曹操大笑,毫不在意。
许烈也是随之一笑,说道:“说起来,董卓还真是可怜啊,自己任命的地方官员,多数起兵讨伐他,当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是啊,可见天下之间,人心乃是最难揣测之物,纵使权势滔天,也不过一介凡人,董卓经此一事,想必日后更难对山东英豪放心了,不过,越是如此,他也就离天下越远了。”曹操感慨说道,此时他的言语之中已然少了些对汉室敬畏,直言“天下”之事。
“昭义,你我已经约法三章,他日真到了那个时候,可要信守承诺啊!”曹操揶揄说道,眼神中似笑非笑。
许烈哑然失笑,随即回道:“自当如此,孟德兄他日势穷力孤,同样也别忘了今时之约啊!”
言毕,二人相视一笑,开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