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盖世君臣,即将到来的兖州风云(2/2)
是的,以两万大军硬战三十万黄巾,俘斩十万余、威震天下、封拜蓟侯的公孙瓒败了!
袁绍自出拒公孙瓒,与瓒战于界桥南二十里。瓒兵三万,其锋甚锐。绍令麹义领精兵八百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
公孙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义兵伏楯下不动,未至十数步,一时同发,欢呼动地,瓒军大败。斩其所置冀州刺史严纲,获甲首千余级。追至界桥,瓒敛兵还战,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其牙门,余众皆走。
公孙瓒败得很惨,五千白马义从,被鞠义不过三千人便解决了,而军魂一般存在的白马义从一经溃败,公孙瓒大军瞬间士气低落到了极点,被鞠义三战败之,连大营都给丢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许烈之前派潘璋领了三千兵前去助阵,因为潘璋临阵不乱,奋力逆击鞠义,总算是救下了公孙瓒,同时阻止了鞠义的趁势掩杀,以至于整个公孙瓒大军的损失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当然,五千白马义从是战死了四千有余,加上分派各地依旧留守北平的,公孙瓒现在手上的白马义从是绝对不会超过七千人,要知道擅长骑射的骑兵,其训练的难度更甚于普通的骑兵,公孙瓒此处在白马义从上所受的创伤,没有几年是恢复不过来的。
鞠义以八百先登士卒加一千余强弩,大破公孙瓒,威名直接盖过刚刚威震天下的白马将军,一跃成为天下名将,在袁绍手下稳坐武将第一把交椅了。
不过名声大噪的不仅仅是鞠义,还有潘璋!
潘璋在最后时刻挡住了鞠义,为公孙瓒的撤退和军队保全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时之间,消息传出,同样也是威名远播,而公孙瓒军败还蓟,与潘璋作别时,更是当众说了一句话,言道:“文珪所领兵马不过数千,而其所在常如万人!”,更是令其风头直逼鞠义。
对于许烈而言,自然是开心的。
潘璋的忠心毋庸置疑,虽然年轻,却是一早就跟随自己的老将,一直蛰伏于张辽乐进徐荣等人的光芒之下,能够在战场上得到锻炼,如今一战扬名,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对于整个许烈军而言,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而就其本身所做之事而言,能够极大保全公孙瓒的实力,对于袁绍的牵制力便依旧能保持在一个强力的水准之上,许烈自己所要防备袁绍的力气自然也就能少上一点,从上帝视角来看,这就是大赚不赔的。
而就在潘璋回到东郡的时刻,也就是如今的三月,兖州的天空也是风云涌动,静谧在风前。
经过这么久的努力,青州黄巾的首领终于被周仓说动,决定来东郡了,不过过来的只有张饶一支,管亥并没有接受周仓的建议,依旧决定待在青州。
张饶答应周仓后,立即领兵往兖州而来,由于之前盘踞在济南国,而平原国是公孙瓒所属,现在的平原相正是刘备,张饶被公孙瓒给打怕了,即使公孙瓒新败,也不敢去捋虎须,于是便准备由泰山郡进入兖州,而后走济北国。
说起济北国,现在的济北相是鲍信,也就是那位建议曹操入主东郡的人。
要说鲍信身为济北相,完全可以让曹操去济北国发展,不过可惜的是济北国实在是太小了,不禁人口有限,就连土地粮食也是远远不如,因此,曹操才会舍弃唾手可得的济北国,而去颍川和袁术争夺豫州。
至于鲍信,自然是跟着一起去了,因此现在的济北国虽然名义上还是鲍信管着,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了兖州刺史刘岱的囊中之物了。
而恰恰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便省下了许烈的许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