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中原的动作(2/2)
他根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只好派陈瑀为扬州刺史了。
如果是许烈易地而处,许烈必然壮士断腕,放弃豫州,或者只占领如南郡的一部分,而后全力占领扬州,将扬州打造成自己的根据地,不仅是淮南,包括进军江东!如此一来,既能避开曹操刘表的夹击,扔出一块肉让他们抢,说不定还有奇效,然后凭借超过历史上东吴的实力,割据一方,趁势而动,自是大有可为。
不过,很可惜,袁术既然是袁术,便意味着他做不到这一步!出身高贵,自命不凡,有时候也不一定全是带来好东西……
时间一晃,便已进入了九月,天气也开始转凉。
值得庆幸的是,黄巾的安置工作都已经搞定,加上程昱精细的资源调动,这个即将到来的冬天,是一点也不用担心了,而且整个兖州的消化工作,也是颇有成效,如今,除了张邈的陈留郡外,余者郡国皆俯首称臣,尽归许烈帐下。
当然张邈只不过是独立性还比较强罢了,表面上还是归顺许烈的,只是说许烈要是想肆意任免官员,甚至免了张邈官职什么的,那就不太可能,一般的调遣还是没问题的。
在边让和毛玠的努力下,兖州又加入了一批当地的人才,有东郡人薛悌、山阳人魏种凉茂、任城人吕虔等,甚至远在东郡组织屯田的韩浩,也给许烈推荐了一个人才,其人名唤“枣祗”,对于政事颇有才能,也十分认同屯田之策,于是在韩浩的推荐下,许烈直接将其调到了程昱手下,在程昱安置黄巾的时候,同时布置整个兖州的屯田事宜。
倒不是说韩浩才负责东郡一地,枣祗就要负责整个兖州,而是韩浩本身还是军事人才,许烈不可能老是让他在那儿种田,那就太浪费人才了。现在磨砺枣祗,等韩浩将东郡的屯田事宜落实稳固之后,屯田之事便可尽交给枣祗来负责,而韩浩重归中军。
就算是于私而言,许烈虽然表面没有说,但是内心还是觉得韩浩比史涣要更好用一些,史涣虽好,也终究比韩浩差上了那么一点,当然,这话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有好事,自然也有坏事。
对于许烈而言,最大的坏事,便是袁术终于撑不住了!
南阳被曹操、刘表分割,博望以北归曹操,博望以南归刘表,陈国也被曹操占了,袁术此时已经被逼得只剩下了半个如南郡和一个梁国,他应该感到幸运的是沛国在许烈手上,可以供其借道,顺带提供一些帮助,因此他派在梁国的桥蕤还没有成为孤军。
袁术很郁闷,许烈也在努力沉住气,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曹操的势头,短时间之内,是压不去了!